瞭解厚度計算

選擇最適合的分析技術時,需視零件幾何圖形而定。對於較薄且為殼狀的零件而言,應該使用 Dual Domain 分析技術,而對於局部較厚的零件而言,最好使用 3D 分析技術進行分析。

厚度是剖面的最小尺寸。若要產生殼狀特徵,厚度不應大於剖面較大尺寸 (例如寬度) 的 4 倍。當零件絕大部分為殼狀特徵時,Dual Domain 模型最適用。3D 模型可精確呈現未明確定義厚度的零件。

因此,厚度計算會因使用的分析類型而有所不同。因此,在 Dual Domain 模型和 3D 模型上計算的厚度結果會有所不同。

對於 Dual Domain 零件來講,厚度與零件兩側之間的距離對應。因此,壁厚固定之殼狀零件的厚度是均勻的。Dual Domain 模型最適合表示殼狀零件。(請參閱圖 1)


計算 Dual Domain 模型的厚度

計算 Dual Domain 模型的厚度

但是,3D 零件的厚度不明顯,難以直觀確定。若要計算 3D 零件的厚度變化,需要使用最大球演算法。

最大球演算法會考慮零件內的球旋轉是否需要變小,才能到達邊 (請參閱圖 2)。較大的紅球已與零件的頂面與底面接觸,而且幾乎已碰到側面。較小的黃球已與頂部與一側壁接觸,這表示球接近轉角時的距離較小。正如較小球所計算的一樣,厚度會顯示為轉角中的較小值。如果 3D 模型用於壁厚「均勻」的殼狀零件,3D 模型會將零件的轉角顯示為較薄。最大球技術會顯示轉角的 3D 性質。


計算 3D 模型的厚度

計算 3D 模型的厚度

此方法最適合 3D 零件,因為它會顯示更逼真的結果。零件的較薄區域所需的冷卻時間較少,而且流動阻力會比較大。零件的較厚區域所需的冷卻時間較多,而流動阻力會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