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形



访问:

功能区: “CAM”选项卡 “2D 铣削”面板 “圆形”

“圆形”策略用于铣削圆柱形挖槽和岛屿。高度和深度自动从选定的圆柱形得到,从而允许您通过单一操作加工变化的形状。

“刀具”选项卡设置



冷却液:

与刀具配合使用的冷却液的类型。

主轴速度:

主轴的旋转速度。

曲面速度:

以曲面上刀具的速度表示的主轴速度。

斜插主轴速度:

在执行斜插移动时主轴的旋转速度。

切削进给速率:

在切削移动中使用的进给量。

每齿进给量:

以每齿进给量表示的切削进给速率。

导入进给速率:

导入到切削移动中时使用的进给量。

导出进给速率:

从切削移动中导出时使用的进给量。

斜插进给速率:

向毛坯执行螺旋斜插时使用的进给量。

下刀进给速率:

向毛坯下刀时使用的进给量。

每转进给量:

以每转进给量表示的下刀进给率。

“形状”选项卡设置



刀具朝向

指定如何使用空间坐标轴朝向和原点选项组合确定刀具朝向。

“朝向”下拉菜单提供了以下选项来设置 X、Y 和 Z 空间坐标轴的轴朝向:

“原点”下拉菜单提供了以下选项来定位空间坐标轴原点:

“高度”选项卡设置



安全高度

“安全高度”是刀具沿其路径快速移动到刀具路径起点的第一高度。



安全高度

安全高度偏移:

“安全高度偏移”将会应用,并且与在上述下拉列表中选择的“安全高度”模式有关。

退刀高度

“退刀高度”模式用于设置在进入下一个切削加工路径之前刀具向上移动的高度。“退刀高度”模式应设置为高于“进给高度”“顶部高度”。“退刀高度”模式与后续偏移一起使用来确立高度。



退刀高度

退刀高度偏移:

“退刀高度偏移”将会应用,并且与在上述下拉列表中选择的“退刀高度”模式有关。

顶部高度

“顶部高度”模式用于设置描述切削顶部的高度。应在“底部”之上设置“顶部高度”模式。“顶部高度”模式与后续偏移一起使用来确立高度。



顶部高度

顶部偏移:

“顶部偏移”将会应用,并且与在上述下拉列表中选择的“顶部高度”模式有关。

底部高度

“底部高度”模式可确定刀具下降到毛坯的最终加工高度/深度和最低深度。需要在“顶部”之下设置“底部高度”模式。“底部高度”模式与后续偏移一起使用来确立高度。



底部高度

底部偏移:

“底部偏移”将会应用,并且与在上述下拉列表中选择的“底部高度”模式有关。

“加工路径”选项卡设置



多个加工路径

启用该选项以输入步距值。

步距:

精加工路径之间的最大距离。

步距的数量:

粗加工步进的数量。

补偿类型:

指定补偿类型。

注: 仅在精加工路径中执行控制器补偿(包括磨损逆向磨损)。

重复加工路径

启用该选项可沿最终精加工路径执行两次加工以移除由于刀具变形而剩余的毛坯。

方向:

“方向”选项让您可以控制 Inventor HSM 是应尝试保持顺铣还是逆铣

切记: 根据具体的形状,在整个刀具路径中不能始终保持顺铣或逆铣。

顺铣

选择“顺铣”以沿单一方向加工所有加工路径。使用此方法时,Inventor HSM 会尝试相对于选定边界使用顺铣。



顺铣

逆铣

“顺铣”设置相比,该选项将反转刀具路径的方向以生成逆铣刀具路径。



逆铣

多重深度

指定应采用多重深度。



使用多重深度切削



未使用多重深度切削

注: 自适应清除策略允许执行比传统 2D 挖槽更大力度的深度切削。

最大粗加工下刀步距:

指定粗加工的 Z 层之间的最大下刀步距。



最大下刀步距 - 显示了未采用精加工下刀步距的情况

注: 连续 Z 层下刀步距将采用最大下刀步距值。一旦剩余毛坯少于最大下刀步距值,将以最终粗加工下刀步距切削剩余毛坯。

使用平均的下刀步距

启用该选项可在加工路径之间创建相等的距离。

示例:假设您加工一个深度为 23 mm 且最大下刀步距为 10 mm 的型面。

加工余量



正值

正加工余量 - 经过一次操作后剩余的要通过后续粗加工或精加工操作移除的毛坯量。对于粗加工操作,默认情况下将剩余少量的材料。



无加工余量 - 移除选定形状以外的所有多余材料。



负值

负加工余量 - 越过零件曲面或边界移除材料。该方法通常在电极加工中使用,以为火花隙留出空间或者满足零件的公差要求。

径向(壁)加工余量

“径向加工余量”参数用于控制要在径向(垂直于刀具轴)方向(即刀具的侧面)上剩余的材料量。



径向加工余量



径向和轴向加工余量

指定正径向加工余量会使材料留在零件的垂直壁和陡峭面区域上。

对于不完全垂直的曲面,Inventor HSM 会在轴向(底面)和径向加工余量值之间插值,因此在这些曲面的径向方向上剩余的毛坯量可能不同于指定的值,具体取决于曲面坡度和轴向加工余量值。

更改径向加工余量会自动将轴向加工余量设置为相同量,除非您手动输入轴向加工余量。

对于精加工操作,默认值为 0 毫米/0 英寸,即,没有材料剩余。

对于粗加工操作,默认值为剩余少量的材料,然后可以通过一次或多次精加工操作移除这些材料。

负加工余量

当使用负加工余量时,加工操作会从毛坯中移除比模型形状多的材料。该方法可用于加工具有火花隙的电极,其中火花隙的大小等于负加工余量。

径向和轴向加工余量均可以为负数。但是,负径向加工余量必须小于刀具半径。

当使用负径向加工余量大于转角半径的球头刀具或半径刀具时,负轴向加工余量必须小于或等于转角半径。

“连接”选项卡设置



高进给速率模式:

指定何时快速移动应输出为真快速移动 (G0),何时应输出为高进给速率移动 (G1)。

设置该参数的目的通常是为了避免在执行“狗腿式”快速移动的机床上进行快速移动时发生碰撞。

高进给速率:

用于将快速移动输出为 G1 而非 G0 的进给速率。

安全距离:

在退刀移动过程中刀具与零件曲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该距离是在应用加工余量之后测量的,因此,如果使用了负加工余量,应特别注意,要确保安全距离足够大以防止发生任何碰撞。

水平导入半径:

指定水平导入移动的半径。



水平导入半径

水平导出半径:

指定水平导出移动的半径。



水平导出半径

线性引导长度:

指定线性引导的长度。

垂直导入半径:

当刀具从进刀移动转到刀具路径本身时垂直弧平滑的半径。



垂直导入半径

垂直导出半径:

指定垂直导出的半径。



垂直导出半径

引导至中心

指定导入/导出移动应进入形状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