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痕,指数用于表示由热型芯导致的潜在收缩。
在保压阶段中局部压力衰减为零的瞬间会为每个单元计算此结果,此结果反映还有多少材料仍是熔体并且尚未保压。缩痕,指数值越大表示潜在的收缩可能性越高。然而,收缩是否会导致缩痕取决于几何特征。
生成的缩痕,指数表明零件上可能存在缩痕(和缩孔)的位置。
缩痕,指数表示深度受材料、零件几何、与注射位置的相对位置以及模具填充条件影响的严重程度。可通过改变其中的任意一个因素来确定此因素对缩痕严重程度的影响有多大。通常,如果加强筋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主壁部分的 60%,则很可能不会有明显缩痕。
在保压和冷却阶段,当局部压力衰减为零时,将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零件的缩痕,指数:
缩痕,指数方程式的各项可解释为
((液态聚合物的理想质量) - (液态聚合物的实际质量))/(总厚度的理想质量)
其中,理想质量由材料属性中的固体密度值来确定,而实际质量则由 pvT 数据来确定。
缩痕,指数方程式中的积分项会在冻结点加上层密度。如果该点的压力很高,则计算出的实际总质量可能高于理想的保压密度,从而产生负的缩痕,指数值。因此,负的缩痕,指数值表示零件的该区域过保压。如果缩痕,指数很高,可能是因为熔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在零压力或低压力下冻结了。低压下冻结的体积越大,缩痕,指数就越大,产生缩痕的可能性就越高。
如果无法根据设计标准去除或减少缩痕,则可以将其掩藏起来。这可以通过添加设计特征来完成,例如在出现缩痕的区域添加一系列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