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件可在现有的拱形路面上添加叠加层,并根据需要添加展平或转动层。
附着点是叠加完工坡面上的路拱点。
注意: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标注均以米或英尺为单位。除非指明是带有“%”符号的百分比坡度,否则所有坡度均为“水平宽度比垂直高度”格式(例如,4:1)。
参数 |
描述 |
类型 |
默认值 |
---|---|---|---|
路拱点偏移 |
路拱点的偏移。路拱点和采样点用于计算现有路面的左侧和右侧坡度。 |
数字 |
0.0 |
左侧采样点偏移 |
左侧采样点的偏移 |
数字 |
0.0 |
右侧采样点偏移 |
右侧采样点的偏移 |
数字 |
0.0 |
左侧修剪点 |
左侧修剪点的偏移,用于定义左侧上的叠加层的外侧边缘 |
数字 |
0.0 |
右侧修剪点 |
右侧修剪点的偏移,用于定义右侧上的叠加层的外侧边缘 |
数字 |
0.0 |
左侧叠加坡度选项 |
通过以下选项指定左侧叠加坡度:a) 用户定义的,b) 匹配从内部采样点到外部采样点的坡度,或 c) 使用基准路线的外部车道超高坡度。 |
选择列表 |
匹配坡度 |
默认左侧叠加坡度 |
指定用户定义的坡度。也可以在匹配点或超高坡度未返回相应值时使用。 |
数字、坡率 |
- 2.0 % |
右侧叠加坡度选项 |
通过以下选项指定右侧叠加坡度:a) 用户定义的,b) 匹配从内部采样点到外部采样点的坡度,或 c) 使用基准路线的外部车道超高坡度。 |
选择列表 |
匹配坡度 |
默认右侧叠加坡度 |
指定用户定义的坡度。也可以在匹配点或超高坡度未返回相应值时使用。 |
数字、坡率 |
- 2.0 % |
百分比坡度公差 |
“叠加坡度”与其设计值的允许差值。如果给定的“叠加坡度”为 M,将不使用坡度公差。详细信息请参见下面的“行为”。 |
正数 |
0.5% |
使用纵断面 |
选择要使内部修剪点处的叠加顶部保持道路纵断面高程,还是基于“最小间隙”值来设置叠加层的垂直放置 |
选择列表 |
使用最小间隙 |
最小间隙(正/负) |
现有曲面与叠加层底部之间的最小垂直间隙。如果是正值,将叠加底部的连接放置在现有曲面上方,并在叠加下方创建展平层。如果是负值,将叠加底部的连接放置在现有曲面下方,并创建与叠加层的一部分重合的转动层。 |
数字 |
0.100 米 0.30 英尺 |
叠加深度 |
叠加层的厚度 |
正数 |
0.100 米 0.30 英尺 |
本部分列出了此部件中可以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目标对象(例如图形中的曲面、路线或纵断面对象)的参数。
参数 |
描述 |
状态 |
---|---|---|
现有曲面 |
定义现有道路的曲面的名称。以下对象类型可用作用于指定此曲面的目标:曲面。 |
必需 |
路拱点偏移 |
可用于替代固定的“路拱点偏移”值,并将该点连接到偏移路线。以下对象类型可用作用于指定此偏移的目标:路线、多段线、要素线或测量地物。 |
可选 |
左侧采样点偏移 |
可用于替代固定的“左侧采样点偏移”值,并将该点连接到偏移路线。以下对象类型可用作用于指定此偏移的目标:路线、多段线、要素线或测量地物。 |
可选 |
右侧采样点偏移 |
可用于替代固定的“右侧采样点偏移”值,并将该点连接到偏移路线。以下对象类型可用作用于指定此偏移的目标:路线、多段线、要素线或测量地物。 |
可选 |
左侧修剪点偏移 |
可用于替代固定的“左侧修剪点偏移”值,并将该点连接到偏移路线。以下对象类型可用作用于指定此偏移的目标:路线、多段线、要素线或测量地物。 |
可选 |
右侧修剪点偏移 |
可用于替代固定的“右侧修剪点偏移”值,并将该点连接到偏移路线。以下对象类型可用作用于指定此偏移的目标:路线、多段线、要素线或测量地物。 |
可选 |
参数 |
描述 |
类型 |
---|---|---|
超高旋转轴 |
指示子部件是否支持旋转轴计算。要查看参数的描述,在“特性”窗口中,将光标悬停在参数上。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纵断面坡面线在超高过程中的调整。 |
静态(描述) |
左侧叠加百分比坡度 |
用来应用左侧上的叠加层的坡度 |
数字 |
右侧叠加百分比坡度 |
用来应用右侧上的叠加层的坡度 |
数字 |
此部件将在连接于路拱点处的每一侧上,插入定义叠加层顶部和底部的平行连接。这些连接的插入方向是从“路拱点偏移”到“左侧修剪点偏移”和“右侧修剪点偏移”。
叠加坡度
每一侧上的“现有曲面”坡度都将在路拱点与采样点之间确定。叠加层的坡度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
叠加高程
按照以下说明来确定叠加点的高程:
最小间隙点
下图显示了用来确定应用“最小间隙”的点的方法。
在布局模式中,此部件将以 -2% 的坡度显示从任一便利的附着点定位的叠加层。
下表列出了此部件的已指定了代码值的点、连接和造型代码。此部件的未指定代码值的点、连接或造型代码不包含在此表中。
点、连接或造型 |
代码 |
描述 |
---|---|---|
P1 |
路拱 |
完工坡面上的路拱 |
P2、P3 |
EOV |
完工坡面上的叠加边缘 |
P4 |
Crown_Overlay |
叠加底部上的路拱 |
P5、P6 |
EOV_Overlay |
叠加底部的边缘 |
L1、L2 |
Top, Pave |
叠加顶部 |
L3 – L6 |
Overlay |
叠加连接。请注意,在“展平”和“转动”情形中,L5 和 L6 都是从叠加底部延伸到叠加顶部。 |
L7、L8 |
Level Mill |
从现有曲面到叠加底部的垂直连接: Level - 用于“展平”情形。 Mill - 用于“转动”情形。 |
S1 |
Overlay |
叠加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区域。此区域可叠加用于“转动”情形的转动区域 (S3),如下所示。 |
S2 |
Level |
现有曲面上方和叠加底部下方的区域,用于“展平”情形 |
S3 |
Mill |
现有曲面下方和叠加底部上方的区域,用于“转动”情形。此区域可叠加“叠加”区域,如下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