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注射控制

带压气体(通常为氮气 (N2))的注射通过气体控制装置完成,该装置压缩气体,然后将气体释放到聚合物熔体中。

两种主要的气体注射控制技术分别为体积控制和压力控制。

气体注射阶段

气体辅助填充+保压分析的气体注射阶段是填充阶段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使您得以指定直接通往型腔或通过聚合物注射位置(即注塑机喷嘴或流道)的单个或多个气体注射位置。

气体注射的开始不受聚合物注射停止时刻的约束,从而可在聚合物注射结束后、气体注射开始前留出一段暂停时间。气体注射压力最高可设置为 70 MPa,压力曲线最多可划分为 100 段。

气体体积控制

注射预设体积大小的气体,然后气体压力将在保压阶段衰减。如果使用的是体积控制,则在已设定压力下,初始注射的气体体积将固定为某一特定体积。气体将通过气体压缩螺杆注射到聚合物熔体中。这样,气体压力便会随着气体向熔体中的扩散而逐渐衰减,然后在保压阶段保持在某一水平不变。

在压力保持不变(冷却)的阶段,气体将维持对聚合物的压力不变,这样一来便可对固化的聚合物进行保压(压缩),从而补偿体积收缩率。气体压力还可以强迫聚合物外表面紧贴模壁,从而可保持良好的热接触并可确保冷却阶段所用时间保持在最低水平。

气体压力控制

注射周期期间可对气体压力进行控制,还可将气体压力划分出阶梯或生成压力曲线。如果使用的是压力控制,则在注射周期期间控制的是气体的压力而非气体的体积。该理论所基于的假设是,气体压力可影响气体/聚合物流动前沿的移动速率。在注射阶段和保压阶段,均可将气体压力划分出阶梯或生成压力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