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模型的某个部件已设置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模型,则“结果等值线” “其他结果”
“其他结果” “混凝土失效”命令将可用。选择该命令后,系统将根据单元内的所有积分点是否包含以下失效类型,对模型进行着色:
“混凝土失效”命令将可用。选择该命令后,系统将根据单元内的所有积分点是否包含以下失效类型,对模型进行着色: 
| 表 1:混凝土失效值 | |
|---|---|
| 失效值 | 解释 | 
| 1 | 至少有一个点存在裂纹 | 
| 0.5 | 至少有一个点受挤压,但不存在裂纹 | 
| 0 | 任何点均不受挤压且不存在裂纹 | 
 “设置”
“设置” “平滑结果”。否则,相邻单元中的不同结果将会影响显示。
“平滑结果”。否则,相邻单元中的不同结果将会影响显示。  “设置”
“设置” “图例属性”
“图例属性” “预置”设置为“三色”,并将“图例属性”选项卡上的“记号”设置为 3,则更易于区分颜色。
“预置”设置为“三色”,并将“图例属性”选项卡上的“记号”设置为 3,则更易于区分颜色。 尽管“混凝土失效”将快速显示任何单元是否已失效,但“查询结果” “查询”
“查询” “当前结果”可提供更多失效相关信息。如果已选择失效单元(“快速访问工具栏”
“当前结果”可提供更多失效相关信息。如果已选择失效单元(“快速访问工具栏” “选择”
“选择” “单元”),则可包括以下信息:
“单元”),则可包括以下信息: 
 垫片
 垫片如果分析包括垫片单元,则“结果等值线” “其他结果”
“其他结果” “垫片结果”将包含一个凸出键,以显示“垫片”结果。通过定义垫片单元,所有结果均与厚度方向(垂直于表面)相关。
“垫片结果”将包含一个凸出键,以显示“垫片”结果。通过定义垫片单元,所有结果均与厚度方向(垂直于表面)相关。 
此选项仅适用于已定义面面接触的模型。选择此命令后,系统将根据接触对中的、面面接触中涉及的表面与其他表面之间的距离,对该表面进行着色。对于每个节点,系统将根据节点涉及的所有面来计算对应的平均法线。将有一条线沿着此法线延伸,直到与其他表面相交。若某一面上任一节点的法线都不与其他表面相交,则该面不会着色。例如,若某一节点已渗透表面,则包含该节点的各面都不会着色。
仅当模型的某一部件使用弹塑性材料模型、且“单元定义”屏幕的“高级”选项卡中的“附加输出”下拉框设置为除“未生成”以外的任何选项时,此命令才可用。
 
其中 sij 是指偏应力张量,αij 是指背应力张量。根据此定义,对于同一点,等效应力值可能与 von Mises 应力值明显不同。
当破坏分析中使用模型的任一部件时(即:在“单元定义”对话框的“破坏”选项卡上选择破坏选项之一),此命令可用。破坏分析的结果如下:
 “其他结果”
“其他结果” “破坏”
“破坏” “拉伸破坏”等),确定破坏发生的方向。
“拉伸破坏”等),确定破坏发生的方向。 有关每个结果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破坏理论说明页面。
使用此命令可查看模型的哪些部件高于和低于屈服应力。显示的值等于(计算的应力)-(屈服应力)。负值表示没有屈服,正值表示存在屈服。此选项仅适用于具有屈服条件的二维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