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面网格由 3 节点的三角形单元网组成,形成实体模型的 2D 表示。
中性面网格为填充+保压分析提供了基础。本主题将介绍关于中性面网格的一些注意事项。
网格单元的纵横比会影响分析的性能。纵横比越大,分析速度越慢,并对结果产生影响。如果最长边在流动方向上,则纵横比较大的单元的结束节点会将额外的阻力因子添加到流动前沿计算。应尽量避免纵横比较大且最长边处于流动方向上的三角形。如果无法避免高纵横比,则应尽量使最长边与流向成直角。单击可查看有关纵横比定义的详细信息。
增加网格密度直到结果细节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控制网格密度的最佳解决方案是对整个零件应用均匀的网格密度,然后再对关注区域中的网格进行细化。通常,建议对条件发生急剧变化的区域(如浇口)内的网格进行细化。
通常,每个表面上至少应该有 2 个单元。在孔和其他阻塞物周围应该至少有 3 个单元位于阻塞物与相邻表面之间,以便突出显示熔接线和其他瞬态效应。理想的网格应足够精细以提供合理的精确度和详细程度,同时不会使用过多的计算时间。精细网格可提供更详细的结果,但会增加分析时间。
网格取向用于提供一种一致的方法来区分一个二维、3 节点单元的两面。按惯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单元的一面称为顶面,另一面称为底面。
查看网格取向时,单元的顶面显示为蓝色,底面显示为红色。通常对于中性面模型,一侧的单元应该全部为蓝色或者全部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