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单元是在三维空间中构建的三节点或四节点单元。使用膜单元,您可以对单元不支持或传递力矩载荷的仿织物对象(如帐篷或帆布床)或结构(如体育馆的屋顶)进行建模。
膜单元可对具有指定厚度且应力不垂直于该厚度的实体进行建模。您可修改本构关系,使应力垂直于厚度零。直线中定义单元的最大表面编号将确定该单元的表面编号。
根据定义,膜单元不能有旋转自由度 (DOF),即便在应用边界条件时已释放这些 DOF 也是如此。您可以根据需要应用平动自由度。但是,只有平面内刚度才可用公式表示。我们将应用极小的平面外刚度,以实现稳定。因此,仅允许使用平面内(膜)载荷。您可以定义与温度相关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属性,同时可以包括不兼容的位移模式。系统将提供节点处的应力输出。
图 1:膜单元(三角形)
图 2:膜单元(四边形)
使用膜单元时,必须在“单元定义”对话框的“厚度”字段中定义部件的厚度。该单元视为在膜单元的中间面绘制。因此,输入的一半厚度值视为位于单元顶部,而另一半视为低于中间面。输入厚度值以运行分析。
图 3:膜单元的厚度
接下来,您必须在“材料模型下拉菜单中指定此部件的材料模型。如果所有方向上的材料属性均相同,请选择“各向同性”选项。如果材料属性沿三条正交轴或随温度发生变化,请选择“正交各向异性”选项。
当膜单元使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模型时,请定义三条材料轴。即:n、s 和 t 轴。默认情况下,n 轴平行于单元的 ij 边。t 轴垂直于单元,并指向远离单元法线坐标的方向(在“方向”选项卡中指定)。s 轴位于单元平面中,且与 n 轴成 90 度。(它围绕 t 轴遵循右手法则,即 s=txn。)若要转动材料轴,请在“材料轴转动角度”字段中指定一个角度。n 轴围绕 t 轴转动此角度(右手法则)。
如果要对此部件执行热应力分析,请在“无应力参考温度”字段中指定此部件中的单元未产生热感应应力时测量得到的温度。使用在节点数据行上指定的平均温度,可计算基于单元、且与热增长约束关联的载荷。参考温度用于计算温度变化。热载荷可用于实现其他类型的构件载荷。对于这些情况,请使用等效温度变化 (dT)。
您可定义的最后一个参数是“协调性”。这可以在“协调性”下拉菜单中完成。如果选择“不强制”选项,则允许沿单元间边界存在间隙或重叠。这些单元使用假定的线性应力场建立而成,并且是最有效的,因为矩形的纵横比较低。如果选择“强制”选项,则不允许沿单元间边界存在重叠或间断。这些单元使用假定的线性位移场构建而成,并且可能会高估结构刚度。通常,若要实现与已选择“不强制”选项的单元相同级别的精度,则必须在应变梯度方向上使用更大的网格密度。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不兼容的位移模式。
单元法线点还可用于控制膜单元的方向。此点是使用“单元法线”部分中的“X 坐标”、“Y 坐标”和“Z 坐标”字段定义的。每个单元均有一组标记为 1、2 和 3 的局部坐标轴。局部坐标轴 1 穿过单元的 jk 边。局部坐标轴 3 垂直于膜单元并指向远离单元法线点的方向。局部坐标轴 2 是局部坐标轴 1 和 3 的向叉积。请参见图 4。
图 4:确定单元法线
上图显示了膜图元的边视图。
对于常规的 FEA 分析,您可以忽略单元方向。定位单元的功能对于采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模型的单元十分有用,有助于在局部单元坐标系中更轻松地解析应力。可在“单元定义”对话框的“方向”选项卡中完成此操作。“方法”下拉菜单包含三个选项,可用于指定单元的哪一边是 ij 边。如果选择“默认”选项,则具有最大表面编号的单元边将选择作为 ij 边。如果选择“定位 I 节点”选项,则必须在“X 坐标”、“Y 坐标”和“Z 坐标”字段中定义坐标。单元上最靠近此点的节点指定为 i 节点。j 节点是单元上遵循单元法线轴 (+3) 的右手法则的下一个节点。如果选择“定位 IJ 边”选项,则必须在“节点阶次”部分的“X 坐标”、“Y 坐标”和“Z 坐标”字段中定义坐标。单元上最靠近此点的边指定为 ij 边。i 和 j 节点均会指定,以便通过遵循单元法线轴 (+3) 的右手法则,沿单元从 i 节点达到 j 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