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軸
 
實心軸
 
 
 
 
 
C 1 = C 1A + C 1B
Δ = p T D 1 C 1 + H
最小可行干涉
從要求的傳輸負載的條件中計算最小可行干涉。更小的干涉無法傳輸要求的負載。
| 
 | 或 | 
 | 
| 
 | ||
最大可行干涉
從要求的材料強度極限的條件中計算最大可行干涉。更大的干涉會導致輪轂或軸材料損毀。
| 輪轂 | 軸 | 
| 
 | 
 | 
空心軸
必須滿足以下不等式:
Δ' max ≤ p' Amax D 1 C 1 + H
Δ' max ≤ p' Bmax D 1 C 1 + H
實心軸
必須滿足以下不等式:
Δ' max ≤ p' Amax D 1 C 1 + H
Δ' max ≤σ B D 1 C 1 + H
兩個不等式中的最小干涉都被選做為最大干涉。
最大干涉和最小干涉
此計算根據相應的標準 (例如,ISO、ANSI、JIS 以及其他標準) 設計配合。標準配合無法超過最大干涉和最小干涉的極限。根據選取的配合來決定用於其他計算零件的最大和最小干涉。如果無法選取相應的配合,則會將公差欄位劃分成兩部分,來用數字表示偏差並對其進行計算。
外側零件外徑的擴大
 
Δ' max ≤ p' Amax D 1 C 1 + H
Δ' max ≤σ B D 1 C 1 + H
兩個不等式中的最小干涉都被選做為最大干涉。
計算 D 2 直徑的最大縮減時,用 Δ 替代 Δ max
計算 D 2 直徑的最小縮減時,用 Δ 替代 Δ min
縮減內部零件的內徑
 
計算 D 3 直徑的最大縮減時,用 Δ 替代 Δ max
計算 D 2 直徑的最小縮減時,用 Δ 替代 Δ min
計算下壓力
 
 
計算外部零件的加熱溫度
 
計算內部零件的加熱溫度
 
扭矩
M p = Fp D 1 /2
所用變數的含義:
| M p | 扭矩 | 
| E A | 彈性係數 | 
| E B | 彈性係數 | 
| μA | 泊鬆比 | 
| μB | 泊鬆比 | 
| D 1 | 外部零件 (輪轂) 的外徑 | 
| D 2 | 壓力配合直徑 (計算配合的標稱直徑) | 
| D 3 | 內部零件 (軸) 的內徑。 | 
| L | 接頭長度 | 
| F pmax | 最大下壓力 | 
| F pmin | 最小下壓力 | 
| k | 安全係數 | 
| ν | 鉗緊係數 | 
| ν 1 | 下壓期間的鉗緊係數 | 
| σ A | 外部零件 (輪轂) 的熱膨脹 | 
| σ B | 內部零件 (軸) 的熱膨脹 | 
| H | 曲面平滑度 | 
| V | 組合間隙 | 
| P max | 最大接觸壓力 | 
| P min | 最小接觸壓力 | 
| p' Tmin | 最小可行接觸壓力 | 
| p Tmin | 最小可行接觸壓力 | 
| p Tmax | 最大接觸壓力 | 
| p' Amax | 外部零件孔上的允許壓力 | 
| p' Bmax | 內部零件孔上的允許壓力 | 
| Δ | 干涉 | 
| Δ' min | 最小可行干涉 | 
| Δ' max | 最大可行干涉 | 
| Δ min | 最小干涉 | 
| Δ max | 最大干涉 | 
| α A | 外部零件材料的熱膨脹係數 | 
| α B | 內部零件材料的熱膨脹係數 | 
| t | 基本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