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车削粗加工

使用“槽车削粗加工”页面可在车削零件中加工槽特征。

样式 - 选择选项以指定是先加工槽深度还是宽度。

先下切中心 - 选择此选项可直接下切到槽中央。

对于倾斜槽特征,如果选择“先下切中心”,则首先粗加工槽的笔直部分,然后单独粗加工倾斜部分。例如,首先粗加工红色区域 ,然后粗加工黄色区域

中心线之下 - 选择此选项可使刀具在车削中心线的负 X 侧上工作。

公差 - 输入值以确定刀具路径贴合模型轮廓的精确程度。

切削方向 - 选择选项以指定刀具的切削方向:

余量 - 输入零件留下的材料量。单击“余量” 按钮将“余量”框分成“径向余量” 和“轴向余量”。使用这两个设置将分开的“径向余量”和“轴向余量”指定为独立的值。分开的“径向余量”和“轴向余量”值对正交零件很有用。您可以在斜壁零件上使用独立余量,但预测结果会变得更困难。

径向余量 - 输入刀具的径向偏移。进行 2.5 轴或 3 轴加工时,输入正值可在垂直壁留下材料。

轴向余量 - 输入刀具的偏移(仅在刀轴方向)。进行 2.5 轴或 3 轴加工时,输入正值可在水平面留下材料。

切削深度 - 输入粗加工例程对零件执行的每个路径的步距增量。

跳入 - 以刀宽百分比的形式指定每个切削步距之间的距离。

啄孔退刀距离 - 指定刀具在下切之间退刀的距离。

侧边提刀距离 - 输入在下刀切削之后按切削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刀具的距离。对于首次下切结束时的退刀移动,系统会忽略此值。

此零件具有槽特征(以粉红色显示):

默认行为是在每次下刀切削之后,刀具以 90 从零件上提刀(如下图中的 所示)。当刀具沿 X 轴以快进速率退刀时,这会导致刀具接触未切削的材料(在 处):

可以使用“侧边提刀距离”属性在提刀之前沿 Z 轴往回移动刀具 ,从而避免这种情况。

注: 提刀移动按下切进给率执行。
注: 这会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并对零件进行更好的精加工。
侧边提刀角度 - 输入在每次下刀切削之后从零件上提刀的角度。对于首次下切结束时的退刀移动,系统会忽略此值。
注: 这会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并对零件进行更好的精加工。

停留 - 输入希望在下切之后停留的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