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齒輪的基本幾何計算

輸入參數

齒輪類型 - 內部或外部齒輪

齒輪比和齒數

壓力角 (工具輪廓的角度) α

螺旋角 β

模組 m (用於公制計算)

徑節 P (用於英制單位)

注意事項: 模組和徑節是交互值。

單位齒冠 a *

單位間隙 c *

單位齒根圓角 r f *

齒輪寬度 b 1、b 2

單位修正 x 1、x 2

注意事項: 對於內部齒輪,單位修正的反號用在以下公式中。

單位修正摘要 Σ x = x 1 + x 2

輔助幾何計算

單齒輪的單位修正分配

模數和齒數的設計

齒數設計

根據強度計算設計

計算螺旋角

計算摘要修正

傳動裝置寬度設計

最大齒根圓角的計算

計算的參數

傳動裝置數

 

i > 1 時

  

u = i

 

i < 1 時

  

u = 1 / i

切向模數

  

正垂節距

 

p = π m

軸向節距

 

p t = π m t

基準節距

 

p tB = p t cos α t

基圓柱上的螺旋角

 

sin β b = sin β cos α

軸向壓力角

  

滾動/工作壓力角

  

軸向滾動/工作壓力角

  

節圓直徑

 

d 1,2 = z 1,2 m t

基準圓直徑

 

d b1,2 = d 1,2 cos α t

理論中心距離

  

實際中心距離

  

進料係數/齒冠降低

  

外部直徑。

 

d a1,2 = d 1,2 + 2m (a * + x 1,2 - Δ y )

 
 

- 對於內部齒輪也進行干涉檢查

 

  

透過齒冠降低公式 d a2 = d a2 - 2km 實現 km > 0

齒根直徑

 

d f1,2 = d 1,2 - 2m (a * + c * - x 1,2 )

工作節圓直徑

  

虛擬齒數

  

虛擬節圓直徑

 

d n1,2 = z v1,2 m

虛擬基準圓直徑

 

d bn1,2 = d n1,2 cos(α)

虛擬外徑

 

d an1,2 = d n1,2 + d a1,2 – d1,2

齒厚度 (通常依據節圓直徑測量得出)

 

s 1,2 = p/2 + 2m x1,2 tg α

弦上的齒寬度 (通常測量得出)

 

s c1,2 = s 1,2 cos 2 α

弦上方的齒冠高度

  

單位齒冠寬度 (通常測量得出)

 

其中:

傳動裝置的作用寬度

 

b w = min( b 1 , b 2 )

相對寬度

  

嚙合耐久係數

 

ε γ = ε α + ε β

 

輪廓嚙合耐久係數

   

  

(負號用於內部傳動裝置)

 

外凸嚙合耐久係數

   

無推拔的最小修正

 

其中:

a 0 * = a * + c * - r f * (1 - sin α)

無讓切的最小修正

  

帶有容許讓切的最小修正

  

檢查弦齒標註

 

W 1,2 = ((z w - 0.5) π + z 1,2 inv α t ) m cos α) + 2 x 1,2 m sin α

其中:

  

z w

是執行測量所穿越的齒數

跨滾子/滾珠檢查大小

 

- 齒數為偶數時

  

M 1,2 = D s1,2 + d M

 
 

- 齒數為奇數時

  

M 1,2 = D s1,2 cos(90 / z 1,2 ) + d M

其中:

 
  

d M

線材 (滾珠) 直徑

   

線材中心圓的直徑

   

線材 (滾珠) 接觸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