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面积必须使热增益、热损失和潜在眩光问题达到平衡,并需要照进自然光线以及能看到外景。 通常非住宅建筑的光照用量最大。 设计目标应当是建造一个主要使用日照,而以电力照明作为后备措施的建筑。
在阳光明媚的气候条件下,在一个典型办公室大小的空间中,一个 3 平方英尺(0.3 平方米)完全畅通的洞口(可见光透过率为 100%)将提供 40-50 尺烛光的日光。 这是一间办公室理想的光照量。 如果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为 50%,则需要增加一倍的玻璃面积才能达到相同的光照量。
在设计可持续性建筑时,需要仔细考虑项目的窗户面积。 大部分热能和冷能都是通过建筑物的窗户在室内外之间传递。 在采用智能设计并精心挑选构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户来创造一个舒适和节能的室内环境。
可以通过适当的大小、窗户特征(太阳得热系数 (SHGC)、U-value 和 可见光透过率)和日光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通过窗户的自然光和热流动。 与小窗户相比,大窗户可能会流失或获得更多热量。 朝南的窗户(针对北半球而言,在南半球则是朝北的窗户)比其他方向上的窗户要传递更多的热量和光线。
朝南窗户上的悬挑和导光板在冬季可以促进日光照射,在夏季又可以遮挡光线。 但是,由于东外立面和西外立面的太阳角度较低,因此很难控制这两个外立面上的直射阳光。
住宅项目可以利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法,但商用项目通常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对于非住宅项目,更需要关注的是通过窗户控制多余的太阳能增益以及为室内空间提供日光。
通常认为,日照区的纵深约是窗楣高度(从地面到窗户顶部的距离)的两倍。 例如,如果某空间的窗楣高度为 6 英尺,则在没有任何内部隔墙阻挡光线时,日光射入空间的深度可以达到 12 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