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可塑性零件模型中的本體
在本節中,您將使用「移動本體」指令將實體本體和曲面旋轉 10 度。它會調整模型的分模面,並避免產生倒勾。
將
「零件終止」
標識拖曳至薄殼 1 特徵之後。
返回「實體本體」節點,並打開
實體 1
的可見性,如以下影像所示。
將模型重新定位至前視圖。打開
分模面
和
電池分割面
的可見性。將顯示模型,如以下影像所示。
在功能區中,按一下
「3D 模型」頁籤
「修改」面板
「移動本體」
。
從「實體本體」瀏覽器節點中或在圖形視窗中選取
實體 1
,如以下影像所示。
按一下「移動本體」對話方塊中的「自由拖曳」
,以啟用下拉箭頭。捲動清單,並在下拉清單中選取「繞直線旋轉」
。選取「原點」節點中的 Z 軸線做為旋轉軸線。在「角度」方塊中,輸入
10 度
。
再次點選本體選取箭頭,然後在曲面本體資料夾中點選
Srf1
、
Srf2
和
Srf5
。
按一下
「確定」
。將顯示模型,如以下影像所示。
關閉
分模面
、
電池分割面
和
實體 1
的可見性。
將模型重新定位至主視圖。
在功能區中,按一下
「3D 模型」頁籤
「工作特徵」面板
「點」
,然後選取邊界補面四個轉角的其中之一以建立工作點。重複該指令,直到邊界補面的四個轉角處均具有工作點為止。因為「移動本體」指令無法旋轉點,所以這些點是必需的。原始參考點用於在實體本體中定位凸轂。因為無法旋轉點,所以無法正確定位凸轂。使用這些新點,則可以重新定義凸轂以進行正確放置。
關閉
邊界補面
的可見性。
打開
實體 1
和
分模面
的可見性。
在功能區中,按一下
「3D 模型」頁籤
「修改」面板
「移動本體」
。
從「曲面本體」節點或直接從模型中選取
Srf1
,以符合本體選取,如以下影像所示。
保持「自由拖曳」選項以移動本體,並輸入
0 mm
做為 X 偏移,輸入
-0.25 mm
做為 Y 偏移。請注意實體 1 與分模面相對位置的細微變更。已向下移動此曲面來更正模型的分模線。
按一下
「確定」
。
關閉
分模面
的可見性。
上一頁
|
下一頁
上層主題:
解決可塑性零件設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