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压和冷却过程中的注射位置温度

注射位置温度在保压和冷却阶段逐渐接近模具温度,因为在这两个阶段,来自料筒的胶料的流动微不足道。

保压期间注射位置温度会影响熔体流入零件,通常是降低流动。要达到实际可行的翘曲值,在保压和冷却阶段考虑注射位置温度非常重要。

注: 如果使用的是热塑性材料,注射位置温度将降低,而如果使用的是热固性塑料,则注射位置温度将升高。

注射位置节点处的冷却计算从该节点处的流动速率下降到小注射冷却标准以下时开始。零件填充或发生短射后,软件将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可以在各注射位置开始冷却。标准是一个非常低的流动速率值,该值足够小,小到料筒温度对注射温度的后续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注射节点的流动速率连续两个时间段降至此标准以下时,注射节点开始冷却。在该时间之前,节点将被视为处于熔体温度。因此,不同的注射位置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开始冷却。位置开始冷却后,不论流动速率为多少,它都将继续进行冷却。

根据正在分析的模型类型,将使用不同的冷却计算方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要采用适当的局部模具温度值、HTC 值和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属性。

注射到热流道
对于注射到热流道,不应用注射冷却。注射位置保持在熔体温度。
注射到冷流道
对于注射到冷流道,按照所有流动求解器中的标准流道温度计算进行冷却,料筒中没有任何热对流。
注射到没有流道系统的型腔
对于直接注射到型腔(不对流道系统建模),双层面分析假设在厚度的两侧(类似于周围的零件)进行 2D 冷却。3D 分析假设在整个圆柱浇口壁上进行冷却。3D 流动求解器中用于冷却计算的圆柱直径设置为浇口接触直径,由用户输入为“自动”或“指定”。要注射到薄零件,圆柱直径将限制为该注射位置处局部零件厚度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