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不锈钢丝的电流为 200 A。钢丝长 1 mm,直径为 3 mm。导线浸没在 110°C 的流体中。流体和导线之间的对流系数为 0.004 W/(mm2°C)。
材料属性:
热传导率:0.019 W/(mm°C)
电阻系数:0.0007 W mm
求解:钢丝中心的温度。
此示例仅包含设置和执行分析。有关构建模型的说明,请参见创建因电流产生热生成的模型。如果尚未构建该模型,则可在 Autodesk Simulation 安装目录的 Models 子文件夹中打开 heatgen_input.ach 文件。
设计工况 1 将为确定电流的静电分析,设计工况 2 将为确定温度分布的热传递分析。
 “形状”
“形状” “矩形”和“选择”
“矩形”和“选择” “选择”
“选择” “顶点”选择模型顶边上的节点。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添加”
“顶点”选择模型顶边上的节点。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添加” “节点指定电压”。在“数值”字段中键入 0.198,并在“刚度”字段中键入 1e8,然后单击模型的“确定”。选择模型底边的节点。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添加”
“节点指定电压”。在“数值”字段中键入 0.198,并在“刚度”字段中键入 1e8,然后单击模型的“确定”。选择模型底边的节点。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添加” “节点指定电压”。在“数值”字段中键入 0,并在“刚度”字段中键入 1e8,然后单击“确定”。
“节点指定电压”。在“数值”字段中键入 0,并在“刚度”字段中键入 1e8,然后单击“确定”。  “分析”
“分析” “运行仿真”以分析模型并在“结果”环境中查看结果。
“运行仿真”以分析模型并在“结果”环境中查看结果。  “电压和电流”
“电压和电流” “电压”以确认电压在 0 到 0.198V 之间呈线性变化。(否则,需要增加指定电压的刚度。)
“电压”以确认电压在 0 到 0.198V 之间呈线性变化。(否则,需要增加指定电压的刚度。)  “电压和电流”
“电压和电流” “电流”
“电流” “通过面的速率”。选择“结果等值线”
“通过面的速率”。选择“结果等值线” “设置”
“设置” “平滑结果”以禁用平滑。使用“选择”
“平滑结果”以禁用平滑。使用“选择” “选择”
“选择” “面”和“选择”
“面”和“选择” “形状”
“形状” “矩形”,选择模型的底边。(请确保绘制的矩形选择一个小于底面单元的一半;否则,将选择净电流为 0 的底面单元的出口面。)选择“查询结果”
“矩形”,选择模型的底边。(请确保绘制的矩形选择一个小于底面单元的一半;否则,将选择净电流为 0 的底面单元的出口面。)选择“查询结果” “查询”
“查询” “当前结果”,并选择“摘要”下拉框中的“总和”选项。结果应接近 200 A。
“当前结果”,并选择“摘要”下拉框中的“总和”选项。结果应接近 200 A。  “环境”
“环境” “FEA 编辑器”以返回“FEA 编辑器”环境。
“FEA 编辑器”以返回“FEA 编辑器”环境。  “热”
“热” “稳态热传递”。系统将提示您是否先将现有设计工况复制到新设计工况中。按“是”。这将通过复制完整的网格创建设计工况 2,并将其设置为热传递分析。
“稳态热传递”。系统将提示您是否先将现有设计工况复制到新设计工况中。按“是”。这将通过复制完整的网格创建设计工况 2,并将其设置为热传递分析。  “热生成”。在“内部热生成”字段中键入 1。这将作为一个标志,告知处理器使用通过该部件的静电分析计算得出的热生成值。单击“确定”。
“热生成”。在“内部热生成”字段中键入 1。这将作为一个标志,告知处理器使用通过该部件的静电分析计算得出的热生成值。单击“确定”。  “表面对流载荷”。
“表面对流载荷”。  “分析”
“分析” “运行仿真”以分析模型并在“结果”环境中查看结果。
“运行仿真”以分析模型并在“结果”环境中查看结果。 模型的存档 heatgen.ach 位于 Autodesk Simulation 安装目录的 Models 子目录下。若要分析模型,则需转到“分析参数”对话框的“电”选项卡中,并浏览至 .efo 文件的适当位置。
参考:
J. P. Holman,热传递第 7 版。麦格劳希尔出版社。第 42 页示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