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是在“示例:稳态热传递:水箱温度”中执行的热分析的延续。在开始学习此页面内容之前,请完成上述练习。
一旦获得温度分布结果,即可计算因温度引起的膨胀。常规步骤如下:
 “线性”
“线性” “线性材料模型静态应力”。当显示新建设计工况的选项时,请单击“是”。
“线性材料模型静态应力”。当显示新建设计工况的选项时,请单击“是”。  “浏览”
“浏览” “方向”
“方向” “俯视图”)。
“俯视图”)。  “形状”
“形状” “点或矩形”),选择沿模型左侧边的表面(“选择”
“点或矩形”),选择沿模型左侧边的表面(“选择” “选择”
“选择” “表面”)。水箱边(部件 2 的表面 6)和支撑板(部件 1 的表面 6)必须同时选定(在选择第一条边之后按住 Ctrl 键)。
“表面”)。水箱边(部件 2 的表面 6)和支撑板(部件 1 的表面 6)必须同时选定(在选择第一条边之后按住 Ctrl 键)。  “顶点”以获取节点。将载荷应用于板时,会将载荷应用于整个单元。
“顶点”以获取节点。将载荷应用于板时,会将载荷应用于整个单元。  “节点边界条件”。单击“X 对称”,这是因为 X 轴垂直于面。单击“确定”以应用边界条件。
“节点边界条件”。单击“X 对称”,这是因为 X 轴垂直于面。单击“确定”以应用边界条件。  “选择”
“选择” “表面”),然后选择螺栓孔的边(部件 1 的表面 3)。由于两个支撑板中的两个螺栓孔均位于相同的部件/表面,因此只需拾取二者之一即可同时选择二者。若要单击孔的边,可能必须放大支撑板。
“表面”),然后选择螺栓孔的边(部件 1 的表面 3)。由于两个支撑板中的两个螺栓孔均位于相同的部件/表面,因此只需拾取二者之一即可同时选择二者。若要单击孔的边,可能必须放大支撑板。  “顶点”以获取顶点。
“顶点”以获取顶点。  “节点边界条件”。单击“无平动”。单击“确定”以应用边界条件。
“节点边界条件”。单击“无平动”。单击“确定”以应用边界条件。  “选择”
“选择” “表面”),然后选择支撑板(部件 1 的表面 7)。
“表面”),然后选择支撑板(部件 1 的表面 7)。  “表面边界条件”。单击“Tz”框,模拟与支撑墩顶部的接触。单击“确定”以应用边界条件。
“表面边界条件”。单击“Tz”框,模拟与支撑墩顶部的接触。单击“确定”以应用边界条件。  “浏览”
“浏览” “方向”
“方向” “等轴视图”。
“等轴视图”。  “选择”
“选择” “表面”),并在水位线(部件 2 的表面 10)下的任意位置选择水箱。
“表面”),并在水位线(部件 2 的表面 10)下的任意位置选择水箱。  “表面静水压力”。
“表面静水压力”。  “模型设置”
“模型设置” “参数”命令。
“参数”命令。 | 索引 | 压力 | 加速度/重力 | 转动 | 角加速度 | 边界 | 热 | 电压 | 
|---|---|---|---|---|---|---|---|
| 1 | 1 | 1 | 0 | 0 | 0 | 0 | 0 | 
| 2 | 0 | 1 | 0 | 0 | 0 | 1 | 0 | 
| 3 | 1 | 1 | 0 | 0 | 0 | 1 | 0 | 
 “分析”
“分析” “运行仿真”。(由于分析速度很快,因此运行分析之前,不会执行“检查模型”来检查输入。)
“运行仿真”。(由于分析速度很快,因此运行分析之前,不会执行“检查模型”来检查输入。)  压力箭头应增加长度,指向水箱底部方向,且所有箭头均应指向外侧。
 压力箭头应增加长度,指向水箱底部方向,且所有箭头均应指向外侧。  “其他结果”
“其他结果” “外施载荷”
“外施载荷” “温度”显示应力分析中的温度。其图案应与稳态热传递结果完全相同。
“温度”显示应力分析中的温度。其图案应与稳态热传递结果完全相同。  “位移”
“位移” “显示位移”
“显示位移” “位移选项”。
“位移选项”。 检查所有三个荷载工况(“结果等值线” “荷载工况选项”
“荷载工况选项” “下一个”)的 von Mises 结果(“结果等值线”
“下一个”)的 von Mises 结果(“结果等值线” “应力”
“应力” “Von Mises”)和位移结果(“结果等值线”
“Von Mises”)和位移结果(“结果等值线” “位移”
“位移” “位移”
“位移” “数值”)。下表汇总列出了最大结果。
“数值”)。下表汇总列出了最大结果。 
| 载荷工况 | 条件 | 最大 von Mises 应力 | 最大位移数值 | 
|---|---|---|---|
| 1 | 压力和重力 | 5600 psi | 0.0249 英寸 | 
| 2 | 温度和重力 | 21400 psi | 0.0330 英寸 | 
| 3 | 压力、温度和重力 | 19600 psi | 0.0334 英寸 | 
瞬态热传递和线性静态应力:
如果已执行瞬态热传递分析(而不是稳态热传递),则执行线性静态应力的步骤与上文所述步骤相同,但选择“节点温度源”的步骤除外。当然,这将设置为“瞬态分析”。然后,对于应力分析中的所有载荷工况,由于线性应力仅使用瞬态热传递分析中的一条温度曲线,因此请使用“时间步”下拉菜单指示要使用的时间步。
稳态热传递和机械运动仿真 (MES):
执行热应力(而不是线性静态应力)分析的步骤与非线性/MES 分析十分类似。二者的区别如下:
如果应力结果取决于加载路径,则使用瞬态热传递分析(而非稳态热传递分析)可能会更好。
瞬态热传递和机械运动仿真 (MES):
在非线性/MES 应力分析中使用瞬态热传递分析结果的步骤与上述稳态热传递分析十分类似。唯一的区别在于载荷曲线。如上所述,稳态分析中的温度将乘以载荷曲线乘子,后者将定义温度如何随时间变化。由于瞬态热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有结果,因此瞬态热传递分析中的温度不会指定给载荷曲线。相反,非线性/MES 会将每个瞬态热传递结果的时间与应力分析的时间步相匹配。如果应力分析中的时间步在热传递分析中没有对应的时间,则插入温度结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