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默认的“速度”操作符,在创建新“粒子流”图标时出现在第一个事件中。它提供了对粒子速度和方向的基本控制。
“速度”操作符提供的方向控制基于“粒子流”图标的位置和方向。使用其他对象作为发射器时,要获得最佳效果,请改用速度按曲面操作符。
示例:更改粒子速度:
“速度”操作符以瞬间为基础进行工作:粒子进入事件时,只设置每个粒子的速度一次。即使对“速度”值设置了动画,每个粒子还是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即粒子进入事件时定义的速度。凭借“粒子流”的循环功能,本过程示范了一个用于更改带有动画“速度”值的粒子速度的诀窍。
粒子以默认的速度下落:每秒 300 单位。
这会创建一个新事件。
从帧 0 时的速度 300 到帧 30 时的速度 0 对“速度”值设置动画。
随后出生的粒子移动较慢,但是所有粒子仍然以恒定的速度移动。
所有粒子同时减慢速度并且最终停止。
工作原理如下:随着每个粒子进入“事件 02”,在“速度”操作符中将粒子速度设置为当前“速度”值。接着“粒子流”立刻将粒子发送至“事件 03”,并在那里停留一帧。“事件 03”随后将粒子返回到“事件 02”,此时粒子的“速度”值降低。“粒子流”发现返回的粒子是刚进入事件的,所以将其速度更改为当前“速度”值。从而,粒子总是比以前慢一帧返回到“事件 02”,因此指定的速度也是逐渐减慢。
如果还想让粒子在停止后继续其他运动,则可向“事件 02”即“发送”测试上面添加“速度测试”,将“测试真值的条件是粒子值”设置为“小于测试值”,并将“测试值”设置为非常低的值,例如 0.01。随后将“速度测试”关联至不同的事件。
该用户界面出现在“粒子视图”对话框右侧的“参数”面板中。
正的“速度”值会按照“方向”设置确定的方向移动粒子,负的“速度”值以相反的方向移动粒子。
为了获取每个粒子的速度,系统会将“变化”值乘以 -1.0 和 1.0 之间的一个随机数,然后将结果与“速度”值相加。例如,如果“速度”设置为 300 且“变化”设置为 100,那么每个粒子的速度将为 200 到 400 之间。
在“方向”下拉列表中,可以指定粒子出生后运动的路径。多数情况下,实际方向还取决于图标的方向。“位置”“位置”设置为“轴”时存在主要例外。
粒子运动路线始终为直线,除非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使用平面图标类型(矩形和圆形)时,这会导致所有的粒子都在一个平面中移动,除非将“分散度”增加到 0.0 以上。使用有高度的图标(长方体或球体)时,粒子会以三维方式向外移动。
位于中心的粒子,就像“位置”操作符的“位置”参数设置为“轴”时的情况,可以沿着世界 X 轴任意移动。
使用平面图标类型(矩形和圆形)时,这会导致所有的粒子都在一个平面中移动,除非将“分散度”增加到 0.0 以上。使用有高度的图标(长方体或球体)时,粒子会以圆柱体形式向外移动。
使用当前的运动方向。
如果选择“前向继承”,但是先前并没有指定方向,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定义,则粒子不会移动。
使用反转相当于将速度值乘以 -1。如果选择了“随机 3D”或“随机水平”,则此选项不可用。
如果选择了“随机 3D”,则此选项不可用。
“唯一性”设置可以使速度变化随机化,使用“随机 3D”和“随机水平”选项使方向随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