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修改器分布方法:叶序

“叶序”分布方法将以螺旋阵列创建克隆,模拟自然界中的图案。

“叶序”分布方法将以螺旋阵列创建克隆,从中心向外分布克隆。生成的螺旋模拟自然界中的有机分布图案,如植物上的叶子或向日葵头部的种子。以下示例使用“叶序”分布方法创建雏菊。有关详细的工作流示例,请参见使用阵列修改器创建链

界面

强度
设置克隆相对于阵列原点的位置。
计数
设置阵列中的克隆数量。
起始半径
设置从原点到第一个克隆的最小距离。
结束半径
设置阵列中最后一个克隆的最大半径。
径向偏移
当设置为大于 0 的值时,克隆将逐渐向结束半径移动。当设置为小于 0 的值时,克隆将逐渐向起始半径位置移动。
角度
设置阵列中每个连续克隆的径向角度。默认角度 137.508 被称为黄金角,形成了一个叶状螺旋。
变化
每个连续克隆的位置沿旋转分布略有偏移。
种子
控制变化可应用于克隆的随机性。
轴向
沿阵列的局部 Z 轴设置克隆的垂直位置。
轴向偏移
当值设置为 0 以外的任何值时,沿局部 Z 轴逐渐移动克隆。
缩放偏移
逐渐缩放克隆,因此阵列后半部分的克隆比第一个克隆大或小。
相位
沿螺旋移动克隆。例如,值为 100% 时,所有克隆都将通过螺旋移动。
逆时针
将阵列的螺旋方向更改为逆时针旋转。
拾取分布样条线
用于从场景中拾取参考样条线,用作三维空间中克隆的路径。克隆将以螺旋阵列动态放置,使用样条线作为路径。
重要: 为获得可预测的结果,建议在使用“拾取分布样条线”参数时考虑以下最佳实践:
  • 首先,在前视图中创建半剖面样条线。

    拾取参考样条线后,阵列将以与车削修改器相同的方式绕 Z 轴旋转。

  • 参考样条线和阵列对象必须彼此居中,否则可能会发生偏移。
自动填充
根据克隆的比例,在螺旋上放置尽可能多的克隆。
动态缩放
相对于每个克隆的初始大小进行缩放,以最佳方式紧缩螺旋。
按元素阵列
如果源对象具有多个元素,并且启用了此选项,则可以从以下“按元素阵列”方法中进行选择,以控制克隆的排列。
  • 随机:每个元素随机用作潜在克隆。
  • 有序:元素按顺序排列,在阵列循环切换所有元素后重复。
  • 第一个、中间、最后一个:第一个克隆和最后一个克隆保持不变,其余克隆随机排列。在以下示例中,元素 1 是第一个克隆,元素 2 是最后一个克隆。
    注: “第一个、中间、最后一个”排列要求对象中至少有四个元素才能提供预期的结果。
居中方式
启用“按元素阵列”时,“居中方式”也将启用。
将 X、Y 和/或 Z 轴上每个克隆的轴设置为其中心。可以同时选择多个轴。
当创建由要用作克隆的元素组成的阵列时,这使得沿轴布置各个元素变得容易,这样它们就不需要位于相对于轴的同一位置。禁用后,每个元素使用其相对于源对象轴点的位置。
种子
为选择要用作克隆的元素设置随机数种子。
种子随机化
单击 以随机化种子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