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征型腔残留区域清除”页面中,可通过在指定的 Z 高度处切分型腔特征来创建刀具路径,然后在每个 Z 高度处创建偏移或平行路径。您可以使用同一个策略在不同的 Z 高度处加工多个型腔。
样式 - 选择要用于切除材料的刀具路径样式。
切削方向 - 为“轮廓”和“区域”选择铣削样式。
公差 - 输入值以确定刀具路径贴合模型轮廓的精确程度。
余量 - 输入零件留下的材料量。单击“余量” 按钮将“余量”框分成“径向余量”
和“轴向余量”
。使用这两个设置将分开的“径向余量”和“轴向余量”指定为独立的值。分开的“径向余量”和“轴向余量”值对正交零件很有用。您可以在斜壁零件上使用独立余量,但预测结果会变得更困难。
径向余量 - 输入刀具的径向偏移。进行 2.5 轴或 3 轴加工时,输入正值可在垂直壁留下材料。
轴向余量 - 输入刀具的偏移(仅在刀轴方向)。进行 2.5 轴或 3 轴加工时,输入正值可在水平面留下材料。
部件余量 - 单击可显示部件余量对话框,从中可以指定不同曲面的余量。
行距 - 输入单个 Z 高度处连续区域清除路径之间的距离。
“样式”为“偏移模型”的“行距”:
“样式”为“平行”的“行距”:
从刀具复制行距 - 单击可通过激活的刀具切削数据加载径向切削深度。径向切削深度是垂直于刀轴测量的。
下切步距 - 输入不同加工层之间的距离。
PowerMill 从毛坯顶部开始创建不超过所输入的“下切步距”值的 Z 高度,然后下切已定义的 Z 高度。最终的 Z 高度位于毛坯底部。“下切步距”的定义考虑了现有的 Z 高度(例如在选择“加工平坦区域”选项时计算的 Z 高度)。PowerMill 会查看现有的 Z 高度对,并在它们之间添加最小数量的额外 Z 高度,以便高度之间的下切步距小于或等于指定的“下切步距”值。
从刀具复制下切步距 - 单击此按钮可通过激活的刀具切削数据加载轴向切削深度。轴向切削深度是沿刀轴测量的。
恒定下切步距 - 选中此选项时,所有加工层的间距均相同,而且“下切步距”值是最大下切步距。取消选中此选项时,连续加工层之间的差值是所有层(位于毛坯底部的最后一层除外)的“下切步距”值。
取消选中“恒定下切步距”:
当“下切步距”设置为 20 时,Z 高度位于 15、-5 和 -10 处。
下切步距是为除最后一层外的所有层指定的数值(在本例中为 20);最后一层位于毛坯底部(在本例中为其指定的“下切步距”为 5)。
选中“恒定下切步距”:
当“下切步距”设置为 20 时,Z 高度位于 20、5 和 -10 处。这将产生值为 15 的有效下切步距。
下切步距在所有层之间相同,但不一定等于指定的数值。在本例中,PowerMill 使用的“下切步距”值为 15 而不是 20。
残留加工 - 选中后可启用包含残留加工选项的残留页面。如果取消选择此项,策略会切换为“特征型腔区域清除”策略。默认情况下会在此策略中选择此选项。
忽略平倒角 - 选择此选项将不会加工平倒角。
“忽略平倒角”关。
“忽略平倒角”开。
忽略顶部圆倒角 - 选择此选项将不会加工顶部圆倒角。
“忽略顶部圆倒角”关。
“忽略顶部圆倒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