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到分析自動化

使用實體模型做為環境,自動進行建立、連接元素和更新分析模型的作業。

使用實體到分析自動化:

輸入資料

選取實體元素

在 Revit 模型中,選取您要為其建立或更新分析表現法的實體元素。

支援的元素:
  • 結構柱 (不支援建築柱)。
  • 結構構架 (包括樑系統或桁架一部分的構架)。
  • 樓板

此程序不會考慮基礎。

其他所有元素都會留在選取項目中,但不會參與分析模型的建立和更新程序。

會考慮群組的支援元素。

您可以按一下「展示元素」來檢視所選元素的清單。這些元素會依其 ID 列示。


使用連接規則調整元素

根據實體模型建立和更新分析模型有兩個步驟:
  1. 建立/更新分析元素的位置、幾何圖形和參數。
  2. 連接分析元素。

若要在建立和更新之後連接分析元素,「2.1.使用連接規則調整分析元素」選項必須設定為 (True)。預設值為 True。

連接規則會從標記開始調整分析元素的位置。

此標記可由下列表示:
  1. 最接近的樓層 - 將「3.1 將分析元素調整至最接近的樓層」設定為 (True)。

    定義最接近樓層的公差是使用 「3.2.與最近樓層距離的公差」參數設定。例如,將公差值設定為 0.5。

    提示: 此距離以專案的長度單位設定。分數單位可以其小數形式設定。
  2. 考慮調整的第一組元素 (如果停用「最接近的樓層」選項) - 將「4.1 考慮調整的第一組元素」設定為「牆」。

    考慮調整順序時,還有另外兩個優先順序:
  3. 考慮調整的第二組元素 - 將「4.2.考慮調整的第二組元素」設定為「柱」。
  4. 考慮調整的第三組元素 - 將「4.3. 考慮調整的第三組元素」設定為「樑」。
    若要考慮需要連接的元素,請設定所分析元素兩個端點/角點節點之間距離的公差 - 設定「2.2.分析元素之間距離的公差」。例如,將公差值設定為 0.35。
    提示: 此距離以專案的長度單位設定。分數單位可以其小數形式設定。
範例 1:不考慮最接近樓層來調整元素
註:
  • 所有分析元素都對齊於實體樑的中心。
  • 分析嵌板的輪廓線會調整為樑-牆周長。
理由:
  • 調整至最接近樓層的選項為「關閉」。
  • 結構構架的對應分析構件會建立在其中心線上。
  • 樑群組在調整時為第一優先順序 (在樓層之後) - 這樣可讓樑群組留在原地,而會調整分析嵌板的輪廓線。


範例 2:將最接近樓層視為主要參考來調整元素
註:
  • 所有分析元素都對齊於樓層 2 的底部部分。
  • 分析嵌板的輪廓線會調整為樑-牆周長。
理由:
  • 調整至最接近樓層的選項為「開啟」。
  • 到它的距離公差設定為 3 英尺。
  • 樑群組在調整時為第一優先順序 (在樓層之後) - 這樣可讓樑群組留在原地,而會調整分析嵌板的輪廓線。
範例 3:在分析節點之間考慮非常小的公差來調整元素
註: 分析嵌板建立在樓板輪廓線上。分析柱、分析樑和分析牆的位置會調整到分析嵌板表面,但這些元素會連接在嵌板區域,而不是在其節點上。
理由:
  • 樓板是調整時考慮的標準 (調整至最接近樓層的選項在這裡並不太重要,因為對於樓板而言,頂面被視為建立分析嵌板的參考)。
  • 嵌板的任何角點與樑/柱/牆節點之間的距離大於 0.6 英尺。


繼承實體元素的性質

建立/更新時,您可以選擇分析元素參數是否應符合其實體對應項的參數值。

此選項預設為啟用 - 將「5.繼承實體元素的性質 (材料、剖面類型、斷面旋轉)」設定為 (True)。

僅某些參數相符:
  • 分析構件:
    • 剖面類型和族群。
    • 材料。
    • 斷面旋轉。
    • 結構角色。
  • 分析嵌板:
    • 厚度 (多層元素的結構層厚度)。
    • 材料 (多層元素的結構層材料)。
    • 結構角色。

建立分析開口

您可以選擇是否根據實體開口建立分析開口。

此選項預設為啟用 - 將「6.為選取的樓板和牆建立分析開口」設定為 (True)。

與實體對應項關聯

您可以選擇將用作環境的實體元素與其分析對應項關聯。

此選項預設為啟用 - 將「7.與實體對應項關聯」設定為 (True)。

輸出

建立或更新後,所有分析構件會分為兩個清單:一個用於構件,另一個用於嵌板和開口。

此清單可協助您識別建立和更新過程中的元素和/或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