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

访问“模型”网格选项:“网格”“网格”“三维网格设置”“选项”。然后,单击“模型”图标。

“模型网格设置”屏幕中按下“选项”按钮并选择“模型”图标时,对话框中将显示两个选项卡:“常规”“网格匹配”。无论在“模型网格设置”对话框的“网格类型”部分中选择哪个单选按钮,均会出现“模型”图标。

“模型”“常规”选项卡中显示哪些选项,取决于是否已激活“网格”“网格”“使用 VCAD”。以下每个控件将标识为使用 VCAD 网格生成器和/或旧版网格生成器。

注: VCAD 是指表示内存中的 CAD 模型的虚拟 CAD。激活“网格”“网格”“使用 VCAD”之后,将使用虚拟 CAD 网格引擎。如果未激活,则使用 21 版本之前的网格划分例程。鉴于虚拟 CAD 网格引擎相对于旧网格引擎的优势,因此建议您仅当特定模型上的虚拟 CAD 网格引擎存在问题时,才使用旧网格引擎。

“常规”选项卡

“默认网格选项”部分:

“自动细化表面网格”:(仅当使用旧网格引擎时才可用。)如果在“常规”选项卡上激活此复选框,则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时,将在模型上创建表面网格。创建表面网格之后,将根据几何体添加细化点。当细化点处于活动状态时,将再次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如果在“模型网格设置”屏幕的“网格类型”部分中选择“实体”单选按钮,则会生成实体网格。

“使用自动基于几何的网格尺寸功能”:仅当使用 VCAD 网格引擎时才可用。此控件用于控制表面网格的多个方面,而这通常需要设置多个输入。通常,它会自动细化曲线表面区域中的网格。下表总结了其特定影响。

激活 未激活
根据“自动百分比”设置网格尺寸(例如,使用滑块)时,每个部件均使用不同的网格尺寸。网格尺寸取决于单个部件的尺寸、曲线数量、部件的边界框尺寸、曲线的平均长度等。 每个部件中的网格尺寸相同,且取决于整个模型的尺寸。
曲面的网格划分更精细,具体取决于表面曲率。将限制平面单元与曲面之间的偏差等。 系统将根据用户输入的网格尺寸和细化对曲面进行网格划分。
曲面上的网格尺寸属于各向异性,这意味着将不强制单元长度除以单元宽度之比接近 1。例如,假设网格尺寸为 1 英寸。在半径为 0.5 英寸、长度为 20 英寸的圆角中,网格可能具有半径为 0.25 英寸、长度为 1 英寸的单元。 网格尺寸属于各向同性。单元长度除以宽度的值接近 1。
“模型网格设置”“表面”对话框的“选项”选项卡上的细化设置处于禁用状态。您不能设置这些值。 您可更改优化设置。
通常,该默认网格尺寸较大。 通常,该默认网格尺寸较小。

“分析时执行实体网格化”(使用网格引擎时可用。)如果激活此复选框并在“模型网格设置”屏幕的“网格类型”部分中选择“实体”单选按钮,则直到执行分析才会对模型进行实体网格划分。这一点,对于可能需要大量时间来生成实体网格的大型模型而言极为便利。使用此选项,实体网格划分时间将与分析时间(而不是表面网格划分时间)相结合。

如果未激活“分析时执行实体网格化”复选框,则将在创建表面网格之后立即对模型进行实体网格划分。如果您计划安排要在未来运行的一个或多个模型(使用求解器管理器的安排选项),则禁用该选项非常方便。从命令窗口(而不是用户界面)中执行定期仿真。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在运行时自动执行实体网格划分。因此,如果不禁用此选项,则在预定求解时间之前,您需要检查模型或手动执行实体网格生成。

“实体网格划分的线程数/内核数”:设置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时要使用的计算机上的线程数/内核数。默认值为“自动/所有”

验证表面网格和进行实体网格划分时使用多个内核,而其他网格操作则使用单个内核。通过一个内核对每个部件进行网格划分,而不是在多个内核之间进行拆分。因此,如果内核数超过部件数,则不会使用所有内核。例如,如果计算机有八个内核且模型有五个部件,则实体网格划分过程将使用五个内核(而非八个)。相反,如果部件数超过内核数,则将使用所有内核,但是无法同时对所有部件进行实体网格划分。

“使用虚拟印记”:(仅当使用 VCAD 网格引擎时才可用。)激活后,将在不同 CAD 部件相交的内存中分割这些部件的面,而不创建其他表面编号(即,一个表面在另一个表面上的虚拟印记)。虚拟模型将用作表面网格生成的基础。由于匹配的虚拟表面仅划分一次网格,因此将生成更高质量的网格。取消选中后,通过对部件的两个表面进行网格划分,然后调整一个部件上的网格以符合另一个部件上的网格,即可完成网格匹配。请参见图 1。

提示: 若要充分利用智能粘合,请禁用“使用虚拟印记”。请参见下文的“适用时不匹配接触对的网格”段落。这有助于网格不匹配。但是,如果模型的其他部件使用表面接触,则激活“使用虚拟印记”非常有用。

“容差”:虚拟印记容差与网格匹配容差分开指定。“使用虚拟印记”复选框正下方的“容差”字段用于指定表面与相邻特征之间的最大距离,在该距离内将会创建相交。如果缺少有效相交,则增加容差。如果正在彼此接近、但实际并未相交的对象之间创建不必要的相交,则减小容差。

(a) 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的实体模型示例。

(b) 未激活“使用虚拟印记”。箭头处未创建虚拟表面。

(c) 激活“使用虚拟印记”。在与角板接触的位置(标有箭头)分割磁极面,从而在模型的虚拟副本中生成一个新的表面。(实际模型中不会创建新表面。)

图 1:在实体模型中使用虚拟印记

注: 由于虚拟印记在相邻部件接触的位置起作用,因此“使用虚拟印记”选项不会显示,且在使用单部件模型时不会生效。

“部件内使用虚拟印记”:此选项将在单个部件中的不同表面彼此接触的位置创建虚拟相交。该操作类似于部件之间使用该印记。此功能对于用作板/壳 FEA 模型基础的 CAD 表面模型非常有用。此类模型经常使用由多个不同表面组成的单个部件,但与相邻表面相交处的每个表面均不存在特征线。

(a) 由一个部件组成的板模型示例。

(b) 未激活“部件内使用虚拟印记”。箭头处未创建虚拟特征线。角板的网格可能不匹配磁极的网格。

(c) 激活“部件内使用虚拟印记”。在与角板接触的位置(标有箭头)分割磁极面,从而在模型的虚拟副本中生成一条新的特征线。网格将匹配。(实际模型中不会创建新特征线。)

图 2:在板/壳模型中使用虚拟印记
注:
  • 请注意,模型表面拆分类似于印记,但这是一项独立的功能。表面拆分会在实际模型中创建其他表面和特征线。表面拆分仅适用于部件之间(表面区域相交的任何位置),而印记则适用于部件之间和单个部件内部。此外,印记也可创建区域、直线和点相交。有关表面拆分的详细信息,请参见表面拆分页面。
  • “使用虚拟印记”检测表面的特征线在相邻部件的表面或相邻表面上的位置。如果两个表面穿过彼此(如干涉),则不会创建相交。
  • 之前所述的“容差”值将影响部件之间印记和部件内印记。

“重试”部分

此部分控制在无法对部件进行 实体 网格划分时出现的表面网格重试次数。即使表面网格划分完全成功,实体网格划分有时也会失败。执行后续的实体网格划分操作时,如果失败,则该过程将从表面网格划分阶段开始重试。以下两个设置适用:

“重试次数”:设置允许的最大重试次数。默认值为 6。

“重试折减系数”:按此系数折减每个连续表面网格划分尝试的网格尺寸。默认值为 0.75,因此每次重试的网格是之前网格尺寸的 75%。

提示: 有时,使用小实体单元填充很厚或很大的体积可能会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减小表面网格尺寸可能会加大实体网格划分的难度。如果尝试的所有重试均无法生成有效的实体网格,请尝试设置更粗的网格尺寸。在“表面”设置中,指定更大的“自动百分比”“绝对网格尺寸”值。

“网格匹配”选项卡:

CAD 模型并不完美。即使绘制的部件完全接触,表面的内部表征也有可能导致相邻表面不重合。在其他情况下,即使装配部件相交可能导致尺寸发生更改,仍会视为加工或无应力条件下绘制部件。例如,压接装配件中的部件将使用干涉加以绘制。网格匹配容差用于补偿此类差异。在网格匹配容差范围内的任何两个节点将捕捉到一起。

“曲面上的公差基于”:(使用任意网格引擎时可用。)

“容差值”:此字段中的值将确定表面网格划分过程在重合表面上搜索与网格匹配的节点范围。无论是使用长度单位表示的尺寸还是乘子,此值的含义均取决于在“曲面上的公差基于”下拉框中选择的选项。

“适用时不匹配接触对的网格”:仅当使用 VCAD 网格引擎时才可用。此选项用于不强制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网格匹配。由于网格不匹配,因此部件无法连接在一起。(请注意,如果表面面积相同,则网格可能仍然尺寸相同并匹配。)此选项仅适用于以下情况:

在其他分析类型中,将接触类型设置为“自由”将达到同样的目的,因为部件能够分离。

注:
  • 若要使“适用时不匹配接触对的网格”选项生效,请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之前定义适用的接触类型。如果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之后定义适用的接触类型,则应对模型重新进行网格划分,以不强制节点匹配。
  • 必须对齐某些点的网格。想象一下,两个尺寸相同的立方体互相接触。由于四个角位于同一位置,因此这些节点将匹配。不强制网格的其他部分相匹配。尽管这四个角匹配,但在分析模型时将创建单独的节点。
  • 在 MES 中,如果使用“点对点”接触类型,则不使用“适用时不匹配接触对的网格”。“点对点”接触要求网格匹配(与之不同的是,其他接触类型基于一个部件上的节点与另一个部件上的单元之间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