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参数”对话框的“要计算的频率/模式数”字段中,指定要求解的频率/模式数。如果模型未受到完全限制以避免刚体运动(自由刚体运动),则此输入还必须包含刚体模式数。因此,模式总数包括 x 刚体模式和 y 弹性模式。例如,如果用户想要 5 个模式且模型具有 3 个刚体模态,则应请求 8 个模式。
如果在“解”选项卡下将“求解器类型”选项设置为“子空间 AMG”,则“截止频率下限”字段将不可用且将灰显。如果可用,则此字段用于跳过模型的最低固有频率。处理器将从高于此值的第一个固有频率开始求解请求的固有频率数。如果知道结构不受低于特定级别的频率的影响,则可使用此字段缩短处理时间。
如果在“解”选项卡下将“求解器类型”选项设置为“子空间 AMG”,则“截止频率上限”字段将不可用且将灰显。如果可用,则此字段用于在找到低于指定频率的所有特征值后终止计算。如果已确定最近的特征值大于截止频率上限,则计算将终止。只有频率小于截止频率上限的模式将用于后续动力重启分析。
如果六个自由度中任意一个可以发生运动,则模型中将出现刚体模式。这类似于出现错误消息“模型未完全绑定”时的线性静态应力。当出现刚体模式时,模式形状处理器仍可以求解模型,但必须激活“分析参数”对话框的“通用”选项卡中的“需要刚体模式”复选框。例如,如果梁模型无约束,则当运行固有频率分析时,很可能会遇到六个刚体模式,因为模型位于三维空间中且有六个自由度。模型中的刚体模式将给出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固有频率。用户可能希望通过求解更多频率来考虑此模式。
需要梁模型中的扭转模式时,请选择此选项。此选项将近似处理梁单元的转动质量。如果不选择此选项,则梁单元表示为集中质量,且不计算扭转模式。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梁单元。
“求解选项部分
使用“分析参数”对话框的“解”选项卡中的“求解器类型”下拉菜单,可选择用于分析的求解器类型。
如果 #DOF / #Freq > 10,000,则使用“子空间 AMG”求解器。否则,使用“稀疏”求解器。
其中:
因此,对于默认频率数 5,则具有 500,000 多个自由度的模型将使用“子空间 AMG”求解器。
“内存分配百分比”:对于稀疏求解器,此字段可控制用于读取单元数据和组装矩阵的可用 RAM 大小。如果使用稀疏求解器,建议采用较小的值。对于“子空间 AMG”求解器,此输入字段处于禁用状态。该值可控制用于执行整个分析的可用 RAM 大小。当值小于或等于 100% 时,将使用可用的物理内存。如果此输入的值大于 100%,则内存分配将使用可用的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默认值为 50%。
如上所述,如果计算机有多个可用的线程/内核,则求解器将利用这些线程/内核。下拉菜单“线程/内核数”可控制使用的线程/内核数。使用所有可用的线程/内核可加快求解速度。或者,如果在运行分析时需要一些计算能力来运行其他应用程序,则可以选择使用较少的线程/内核。
“子空间迭代”部分
“子空间迭代”部分仅在使用“子空间 AMG”求解器时适用,且仅在这种情况下可用。
“稀疏求解器”部分
如果选择了稀疏求解器,则“稀疏求解器”部分将处于启用状态。有关此部分的输入如下:
特定的结果和输入数据可输出到文本文件。使用“分析参数”对话框的“输出”选项卡中的选项可控制输出的数据。
可通过文本输出选项提供的其他结果有...
这两个选项的文本都包含在分析“总结”文件中,可从“报告”环境查看该文件。
此外,还可选择将以下分析输入数据包含在“摘要”文件中:
使用“SimMech 应力/应变”部分中的以下两个选项可在使用原生 Simulation Mechanical 求解器时控制可选二进制输出的生成。(可选的二进制输出用于生成可在“结果”环境中查看的结果等值线)...
可在“分析参数”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下的此字段中指定分析中使用的矢量数量。
对于“子空间 AMG”求解器,如果输入的值为零,则处理器自动按照以下两个选项中的 最小值 计算此值:
对于“稀疏”求解器,如果输入的值为 0,则处理器将按照 2 * 请求的频率数计算此值。
如果指定的矢量数为非零的正数,则处理器将为矢量数使用以下两个选项中的 最大值 :
当求解器遇到求解问题时,如果存在刚体模式,则可以使用频率偏移。例如,分析可能发出负对角线警告。应用偏移调整刚体模式,以避免出现负对角线。近似偏移值是第一个固有频率的平方(以弧度/秒为单位)。此值在“分析参数”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的“频率偏移”字段中指定。
完成固有频率(模态)分析后,可以执行多个分析,这些分析需要执行固有频率(模态)分析期间生成的文件。其中包括响应谱、频率响应、随机振动和瞬态应力。如果不打算执行这些分析,则可以在“分析参数”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激活“不保存重启文件”复选框。
可通过激活此复选框防止处理器在生成刚度矩阵后执行分析。如果希望处理器尝试修复分析期间遇到的任何负对角线,则可激活“尝试更正矩阵问题并继续”复选框。
有两种方法可处理粘合连接。具体使用的方法部分取决于两个部件之间的节点是否匹配。
在“接触”选项卡上激活“启用智能粘合/焊接接触”选项后,可在必要时使用多点约束方程 (MPC) 粘合部件 A、表面 B 上的节点与部件 C、表面 D 上的最近节点。形状函数将表面 B 上节点处的位移插入表面 D 上的节点。因此,部件之间的网格不需要匹配。无论节点是否匹配,MPC 均可用于表面接触对上的所有节点。如果所有节点上的网格确实匹配,则使用节点匹配粘合接触表面;相连部件上的两个顶点将收拢为一个节点;MPC 方程不用于接触表面。“智能粘合”下拉菜单的选项如下:
“智能粘合”选项适用于粘合接触和焊接接触。有关定义接触的阐述和使用智能粘合的附加信息,请参见接触类型页面。
默认情况下,智能粘合将使用压缩方法对分析求解。如果发现分析未收敛或未按预期执行,则可尝试对 MPC 方程使用不同的“求解方法”(请参见多点约束)。单击“设置”“载荷”
“多点约束”,并从“求解方法”选项中选择。如果使用“罚函数方法”,则解的精确度将由“罚函数乘子”字段控制。罚函数求解期间会将罚函数乘子乘以模型中的最大对角线刚度。建议使用 10
4
到 10
6
之间的值。
如果未激活“启用智能粘合/焊接接触”选项,则部件仅在各部件之间的节点匹配时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