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腔”特征可创建任何形状的型腔。如果要使用圆角矩形横截面创建简单型腔,请使用“矩形型腔”特征。型腔可以在外边界内具有任意数量的岛。

- 平倒角
- 深度
- 底部半径
警告: 岛曲线必须包含在边界曲线内,并且不得触及。
FeatureCAM 遵循以下常规步骤:
- 对曲线执行分析,并使用刀具直径和长度作为选择标准,从当前的刀具库中选择刀具。
- 对于刀具直径,FeatureCAM 将分析用于定义型腔的曲线以确定要使用的刀具的尺寸。FeatureCAM 使用适合特征的拐角和最紧密通道的最大刀具。将选择可在不过切的情况下切削型腔的最大刀具(请参见“圆弧半径的刀具 %”)。
- 对于刀具长度,FeatureCAM 会拾取刀槽足够长,可以切削到型腔底部的刀具。
- 使用可自定义的进给/转速数据库选择进给和转速。进给和转速根据毛坯材料确定。
- 基于凸台的高度,可能以多个 Z 下切步距执行粗加工路径。
粗加工的重要方面如下:
- 到达深度 — 刀具必须到达深度,这可以通过 Z 轴之字形操作(这是默认设置,受“最大斜向角度”影响)、下切或预钻(请参见“预钻直径”和“预钻点”)完成。
- 垂直步距 — 粗加工路径可以具有切削深度不超过刀具半径 100%(请参见“粗加工切削深度”和“粗加工路径 Z 增量”)的垂直步距。
- 水平行距 — 当跨过特征时,FeatureCAM 使刀具侧向移动刀具直径的一定百分比(使用“粗加工路径 %”控制)。
- 精加工余量 — 粗加工路径包含“精加工余量”属性,用于控制要为精加工路径留下多少材料。默认值为 0.02。
- 生成精加工路径。默认情况下,不对底部进行精加工。粗加工刀具可以去除 Z 方向上的所有材料。这由“精加工底部”控制。
有关精加工的重要方面如下所述:
- 刀具选择 - 在执行粗加工路径后,将使用粗加工刀具精加工型腔。“使用精加工刀具”可命令 FeatureCAM 选择单独的精加工刀具(除非您修调特征,否则将具有相同特征)。
- 斜向切入 — 精加工路径沿着等于刀具直径一定百分比(请参见“斜向直径”)的圆弧斜向切入材料。
- 精加工路径并重叠 - 刀具将绕“精加工路径”设置的次数行进,并按“精加工重叠”控制的量与起点重叠。
- 斜向切出 — 使用与斜向切入大小相同的另一个圆弧,使刀具从经过精加工的壁离开。
- 退刀 — 从毛坯区域和设置中移除刀具以用于下一个操作。
可以在以下位置编辑该后处理:
- 若要在当前文档中编辑该特征类型的所有实例,请使用“加工属性”对话框。
- 若要编辑单个特征,请使用特征的刀具、“铣削”、“策略”和“辅助”选项卡(在特征属性对话框中)。
刀具数据库对加工特征的方式也具有很大影响,并且进给/转速数据库有助于确定使用的进给和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