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单元

二维单元是必须在整体 Y-Z 平面中输入的 3 节点或 4 节点等参三角形或四边形。图 1 显示了一些典型的二维单元。如图 2 中所示,该单元可以表示平面或轴对称实体。在这两种情况下,每个单元节点均有两个平动自由度。如果该单元用于表示轴对称实体或壳,则整体 Z 轴为旋转轴。所有单元均必须位于以 Y 为半径轴的 +Y 半平面中。图 2 说明了这些约定。

图 1:二维单元的节点配置

图 2:二维单元的应用

图 3:二维单元示例

选择二维单元的类型

有三种类型的二维单元可用于非线性分析。可以在“单元定义”对话框“常规”选项卡上的“几何类型”下拉框中选择这些单元。

二维单元参数

首先,从“单元定义”对话框“常规”选项卡上的列表框中指定“材料模型”。许多附加输入参数取决于选定材料模型。可用的材料模型分为以下几类。(有关各个材料模型的详细信息,请参考材料属性页面下的相应页面。)

几何类型:使用“几何类型”下拉框指定几何类型。如果使用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几何类型,则必须在“单元定义”对话框的“厚度”字段中定义部件的厚度。

注: 为平面应变输入的厚度仅用于“结果”环境中的三维可视化。(请参见浏览器函数页面。)输入载荷和计算结果基于 1 个单位的厚度。

对于此部件中要激活中节点的二维单元,请在“中节点”下拉框中选择“包括”选项。选择此选项后,二维单元将在每条边的中点处定义更多节点。这会将 4 节点二维单元更改为 8 节点二维单元。带有中节点的单元有助于更精确地计算梯度。但是,带有中节点的单元会增加处理时间。若网格足够小,则中节点无法显著提高精确度。

使用“分析类型”下拉菜单,可设置预期的位移类型。“小位移”适用于未发生运动且应变较小的部件,并将忽略因大变形而产生的非线性几何效应。(它还会将“高级”选项卡上的“分析公式”设置为“仅材料非线性”。)“大位移”适用于发生运动和/或大应变的部件。(还应根据分析需要设置“高级”选项卡上的“分析公式”。)

提示:
  • 系统始终输出中节点处的位移。仅当用户在运行分析之前激活该选项以输出这些结果时,系统才会输出中节点处的应力和应变。该选项位于“输出”选项卡上的“设置”“模型设置”“参数”“高级”对话框下。(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控制输出文件页面。)
  • 使用 “选项”“分析”选项卡,并设置“使用大位移作为非线性分析默认值”选项,控制“分析类型”是默认为小位移还是大位移。

控制二维单元的方向

二维单元有两组轴:单元轴和材料轴。在此段落中,单元轴指定为 Elem1 和 Elem2,而材料轴指定为 Mat1 和 Mat2。该文档的其他部分可能称之为轴 1 和轴 2。

对于常规的 FEA 分析,您可以忽略单元方向(Elem1 和 Elem2)。能够定位单元,这对采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模型的单元非常有用。可在“单元定义”对话框的“方向”选项卡中完成此操作。“方法”下拉框包含三个选项,可用于指定单元的哪一边为 ij 边。如果选择“默认”选项,则具有最大表面编号的单元边将选择作为 ij 边。如果选择“定位 I 节点”选项,则必须在“Y 坐标”“Z 坐标”字段中定义坐标。单元上最靠近此点的节点将指定为 i 节点。j 节点将是单元上下一个逆时针旋转的节点(+X 轴的右手法则)。如果选择“定位 IJ 边”选项,则必须在“Y 坐标”和“Z 坐标”字段中定义坐标。单元上最靠近此点的边将指定为 ij 边。i 和 j 节点均会指定,以便沿单元从 i 节点逆时针旋转达到 j 节点。

一旦确定 ij 边,系统会将单元轴 Elem1 设置为平行于 ij 边。绕 X 轴顺时针旋转 90 度即可得到轴 Elem2。请参见图 1。

图 1:单元轴和材料轴

单元轴 Elem1 平行于单元的 ij 边。

材料轴 Mat1 可从单元轴偏移。

“材料轴方向”:当二维单元使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模型时,请定义三条材料轴。材料轴 Mat1 和 Mat2 位于单元的平面中,Mat3 平行于 X 轴。

“单元定义”对话框的“常规”选项卡中,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定义材料轴。第一种是使用“Y 方向”“Z 方向”字段定义矢量。材料轴 1 平行于总体矢量。材料轴 2 将是 X 轴与材料轴 1 的叉积。图 2 和 3 阐述了此方法。如果未在“Y 方向”“Z 方向”字段中指定值,则“材料轴转动角度”字段中的值将用于定位相对于单元轴 Elem1 的材料轴。如果将部件从原始片体压模制成具体形状,这非常有用。转动角度 β 对应于材料轴 1 相对于每个单元的单元轴 1 的角度。请参见图 4。

图 2:材料轴方向的 Y 和 Z 方向定义

图 3:剪自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部件

尽管网格具有随机性,从而生成随机的单元轴,但材料轴是一致的。

图 4:材料轴方向的转动角度定义

定义二维单元的热属性

“热”部分

如果二维单元部件使用具有热效应的材料模型,则必须在“单元定义”对话框“热”选项卡上的“无应力参考温度”字段中指定一个值。此值将用作参考温度,使用节点温度的双线性插值计算与热增长约束关联的、基于单元的载荷。

“蠕变”部分

如果二维单元部件使用包含蠕变的材料模型,请在“蠕变定律”下拉框中选择该选项。此选项将用于计算分析过程中的蠕变效应。可用的蠕变定律如下:

其中, 是有效的蠕变应变率, 是有效应力。有关输入材料属性的重要信息,另请参考热蠕变粘弹性材料属性页面。

若要根据尺寸均匀的时间步分区计算蠕变,请在“时间积分方法”下拉框中选择“固定子步”选项。若要根据尺寸可变的时间步分区计算蠕变,请选择“可变子步”选项。这两种方法均基于时间硬化,并使用显式时间积分方法。在某些载荷条件下,这些方法可能会变得不稳定。使用“热蠕变粘弹性”材料模型时,“时间积分方法”下拉框中将提供一个附加选项:“Alpha 方法”。此方法使用隐式时间积分方案改善蠕变行为,且无条件稳定。

“无应力参考温度”字段中,指定不存在热应力时的温度。

“蠕变应变定义”下拉框中的“有效的”选项适用于非循环载荷分析。

在分析期间,将蠕变计算作为每个时间步的子步迭代执行。可以在“最大子步数”字段中控制单个时间步允许的子步数。此外,还可以在“子步中的最大迭代次数”字段中指定单个子步可执行的迭代次数。在每次子步迭代后,将蠕变应力和应变与上一次迭代进行比较。如果该值超出在“蠕变应变计算容差”“蠕变应力计算容差”字段中指定的容差,则需要执行另一次迭代。

使用“Alpha 方法”作为“时间积分”方法时,需要指定“时间积分参数”。若要对时间积分方案使用全显式方法(但是不同于固定/可变子步的显式方法),请在“时间积分参数”字段中键入 0.0。若要使用全隐式方法,请在“时间积分参数”字段中键入 1.0。当“时间积分参数”大于 0.5 时,此方法无条件稳定。

高级二维单元参数

“高级”选项卡的“分析公式”下拉框中,选择要用于二维单元的公式方法。

接下来,在“积分阶次”下拉框中选择将对此部件中的二维单元使用的积分阶次。对于矩形单元,请选择“2 阶”选项。对于中度扭曲的单元,请选择“3 阶”选项。对于极度扭曲的单元,请选择“4 阶”选项。单元刚度公式的计算时间将以积分阶次的三次方增加。因此,为缩短处理时间,应使用将生成可接受结果的最低积分阶次。

如果将材料模型(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为以下塑性材料模型之一,则使用“应力更新方法”

在材料趋于塑性时,此选项可控制用于求本构方程积分的数值算法(应力/应变定律)。适用于“应力更新方法”的选项如下:

如果将“应力更新方法”设置为“广义中点”,则使用“广义中点参数”输入。此输入的可接受范围是 0 到 1(含)。如果将“参数”设置为等于 0,则生成的算法将是算法系列的全部显式成员(类似于“应力更新方法”的“显式”选项);但是,解并非无条件稳定。如果“参数”为 0.5 或更大,则该方法无条件稳定。如果将“参数”设置为 0.5,则求解称为中点算法;如果设置为 1,则求解称为完全 Backward Euler 或最近点算法,并采用全隐格式。值 1 比其他值更精确,对于较大的时间步尤其如此。

如果将“材料模型”(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为“各向同性”,并将“分析公式”设置为“更新拉格朗日”,则使用“应变测量”。这些选项用于改善“更新拉格朗日”方法的收敛。适用于“应变测量”的选项如下:

如果激活“允许重叠单元”复选框,则直线解码成单元时允许创建重叠单元。对单元进行建模时,可能必须重叠单元。这对那些局限于平面运动的问题尤其如此。

若要在分析期间的每个时间步将每个单元的应力结果写入文本日志文件,请激活“详细应力输出”复选框。这可能会导致大量输出。

如果已选择 von mises 材料模型之一,则可选择在每个时间步输出角节点和/或积分点处的当前材料状态(弹性或塑料)、当前屈服应力限制、当前等效应力限制和等效塑性应变。为此,请在“附加输出”下拉框中选择相应选项。

定义土体条件

如果选择“Duncan-Chang”材料模型,则启用“土体”选项卡。根据需要输入以下分析输入。此输入与土体的初始状态相关;有关信息,另请参见 Duncan-Chang 理论描述页面。

定义损伤分析类型

如果“材料模型”“正交各向异性”,且“几何类型”“平面应力”,则将启用“损伤”选项卡。

损伤模型可模拟弹脆性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损伤出现和渐进增长情况。该模型主要用于模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关计算的其他详细信息,请参见损伤理论描述页面。

损伤模型适用于“仅材料非线性”和“完全拉格朗日”分析公式,但不适用于“更新拉格朗日”方法。

注: 对于四大损伤模式(纤维拉伸和纤维压缩、矩阵拉伸和矩阵压缩),损伤分析中的最大单元尺寸为 Lc<=2*EiGci/(Xi)2,其中,Ei、Gci 和 Xi 分别表示杨氏模量、断裂能和强度。

您可选择以下损伤萌生条件:

提示: 使用“常规”选项卡上的“材料轴方向”可设置材料方向。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上面的“控制二维单元的方向”段落。

使用二维单元的基本步骤

  1. 确保已定义单位制。
  2. 确保模型使用非线性分析类型。
  3. 对于要成为二维单元的部件,请在其“单元类型”标题上单击鼠标右键。
    提示: 可用于将三维模型转换为二维模型的命令包括:“绘制” “图案”“重新定位和缩放”“绘制”“图案”“转动或复制”“绘制” “修改”“投影到平面”。例如,您可能会无意中在 XY 平面中创建网格。您可以使用“重新定位和缩放”或“转动”命令将网格转动到 YZ 平面。由于舍入,某些节点的 X 坐标值可能较小,从而防止将单元类型设置为“二维”。在这种情况下,请使用“投影到平面”将节点精确捕捉到 YZ 平面。
  4. 选择“二维”命令。
  5. “单元定义”标题上单击鼠标右键。
  6. 选择“编辑单元定义”命令。
  7. “常规”选项卡的“材料模型”下拉框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式。
  8. “几何类型”下拉框中选择合适的几何类型。
  9. 如果在“几何类型”下拉框中选择了“平面应力”“平面应变”选项,请输入二维单元的厚度。
  10. 如果选择了包含热或蠕变/粘弹性效应的材料模型,请在“热”选项卡中指定必要信息。
  11. “确定”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