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卷展栏中的控件用来控制摄影机效果,使用 mental ray 渲染器设置景深和运动模糊,以及轮廓着色并添加摄影机明暗器。
要使用摄影机视图的景深,请执行以下操作:
对于目标摄影机,可以选择摄影机的目标对象并移动它。对于自由摄影机,可以在“参数”卷展栏上调整“目标距离”。
可能需要试验不同的制光圈值以获得期望的效果。
要使用“透视”视图的景深,请执行以下操作:
可能需要试验不同的制光圈值以获得期望的效果。如果调整制光圈值无法获得良好效果,则在下拉列表中将方法更改为“焦点对准范围”,然后调整“近”和“远”值直到包含希望清晰聚焦的场景区域。
要使用运动模糊,请执行以下操作:
如果选择的类型为“图像”,则 mental ray 渲染器将不产生运动模糊。
mental ray 渲染器仅使用扫描线时,将不会渲染“运动模糊”。
要用轮廓进行渲染,请执行以下操作:
mental ray 材质也允许指定轮廓明暗器。
要指定摄影机明暗器,请执行以下操作:
会显示“材质/贴图浏览器”。
要在此卷展栏上调整指定轮廓或摄影机明暗器的设置,请执行以下操作:
如果需要,请排列打开的对话框以便可以同时看到“材质编辑器”和“渲染设置”对话框。
将显示“实例 (副本) 贴图”对话框。确保选择“实例”,然后单击“确定”。
如果不选择“实例”,则在“材质编辑器”中对明暗器设置所做的更改将不会对“渲染设置”对话框有任何影响。
“材质编辑器”会显示明暗器参数卷展栏。
渲染四元菜单(Ctrl+Alt 组合键+ 右键单击)的渲染控制属性(右下)可以为单个选定对象提供“运动模糊”切换。可以启用灯光和摄影机的“运动模糊”:使用 mental ray 进行渲染时,移动灯光和摄影机可以产生运动模糊效果。
当“采样模式”为“经典/光线跟踪”,并且场景使用运动模糊时,“时间采样”会控制每个时间间隔(由“快门持续时间”设置)中材质着色的次数。默认情况下,仅对材质着色一次,然后就进行模糊。如果在快门间隔期间材质改变得很快,增加该值可能会比较的有用,这样能够获得更精确的运动模糊。反射和折射中的快速变化可能需要一个更高的“时间采样”值。范围从 0 到 100。默认设置为 5。
当“采样模式”为“光栅/扫描线”时,此参数的标签会更改为“时间采样 (Fast Rasterizer)”,以表示此版本的“时间采样”目前有效。时间采样的 Fast Rasterizer 版本的默认值是 1,范围是 1 至 128。如果为任一采样模式更改该值,则在您切换时,3ds Max 会记住更改后的设置。
这些控件启用轮廓,并使用明暗器调整轮廓明暗器的结果。将主轮廓明暗器指定给“mental ray 连接”卷展栏的“轮廓”组件或 mental ray 材质(请参见“高级明暗器”展卷栏(mental ray 材质)。
要更改为用于调整轮廓而指定的明暗器,请单击按钮。默认明暗器已经指定给三个组件,如按钮标签所示。
明暗器 |
---|
轮廓对比度函数级别 |
明暗器 |
---|
轮廓存储函数 |
要调整指定给这些组件的明暗器设置,请将明暗器按钮拖动到未使用的“材质编辑器”示例窗中。在提示使用实例或副本时,请确保选择“实例”。(如果编辑明暗器的一个副本,需要将示例窗拖回“摄影机效果”卷展栏上的明暗器按钮,这样才能看到所做的更改生效。)
这些控件可以指定 mental ray 摄影机明暗器。单击一个按钮将明暗器指定给相应的组件。指定明暗器后,其名称将显示在按钮上。可以使用左边的切换暂时禁用已指定的明暗器。
使用光线跟踪时,相机光线会投射到场景中,以便构建一个在现实世界中投射到摄影机镜头的光线模型。镜头明暗器可调整摄影机看到的光线的颜色或轨迹。
明暗器 |
---|
眩光(默认设置。) |
HDR 图像运动模糊 |
运动向量导出 |
明暗器列表(输出) |
这些控件与摄影机景深控件相类似。仅应用于“透视”视口。可以渲染“摄影机”或“透视”视图的景深效果。渲染正交视口时不出现景深效果。
对于“透视”视图,则使用该组中的控件。对于“摄影机”视图,选择“景深(mental ray)”作为多过程渲染效果,然后调整 f-Stop 设置。请参见“景深”参数(mental ray、iray 与 Quicksilver 渲染器)。
大多数情况下,f 制光圈方法比较容易使用。当场景中对象的缩放使单独使用 f 制光圈值难以控制景深时,使用“焦点对准范围”方法可能有所帮助。
对于“摄影机”视口,焦平面由摄影机的目标距离设置。
f 制光圈可以是小于 1.0 的值。对于真实的摄影机来说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场景比例没有使用现实单位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值帮助调整场景的景深。
“近”和“远”值彼此相关并与“焦平面”值有关。更改“近”值的同时也将更改“远”值,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
H 为“超焦”距离,“远”限变为无穷大时“焦平面”的值。
D 为“焦平面”距离
Dn 为“近”距离
Dn 为“远”距离
然后,
Dn = HD /(H + D)
Df = HD /(H - D)